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新医学》 > 2007年第4期
编号:11516056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日 《实用新医学》 2007年第4期
     [中图分类号]R7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185-1672(2007)-08-0716-01

    小梁切除术是常用的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浅前房。将我院2004~2006年301例342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有21例23眼出现浅前房,现将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1例23眼,男,7例8眼,女,14例15眼,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年龄45岁。闭角性青光眼17例18眼,开角性青光眼4例5眼。I级浅前房8例9眼,Ⅱ级浅前房10例11眼,Ⅲ级浅前房3例3眼。形成原因:滤过太强12例13眼,结膜渗漏6例6眼,脉络膜脱离2例2眼,恶性请光眼1例2眼。

    1.2 治疗经过

    1.2.1保守治疗 局部点滴或结膜下注射强力扩瞳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药物,对于滤过太强的,在滤过区上睑部位放梭形棉垫加压包扎,静脉点滴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地塞米松5~10mg,一日一次治疗3~5日。

    1.2.2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1周仍无效时立即在手术显微镜下行巩膜瓣加固、结膜瓣加固手术治疗,1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术后均发生恶性青光眼,分期行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1.3结果 经过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1例恶性青光眼行晶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右眼前房恢复,眼压控制正常,左眼前房仍I级浅前房,眼压偏高,局部点滴降眼压药物维持治疗。其他所有患者前房重新形成,眼压控制良好。

    2 讨论

    一般认为小梁切除术后1~2天出现浅前房是正常情况,随着创口的愈合和房水分泌恢复正常,术后3~4天前房恢复到正常深度。如果浅/无前房1周后仍不能形成,将会导致角膜混浊、虹膜前粘连及并发性白内障等病理改变。一经发现,积极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我们分析发现12例13眼由于滤过功能过强而致浅前房,所占比例较大为57.14%;结膜切口渗漏次之,占28.57%;脉络膜渗漏再次之,可能与术中应用丝裂霉素及双瓣的缝合紧密度有关。采取局部充分散瞳、局部加压、局部和/或全身应用皮质激素、高剂等治疗,前房多可重新形成。正确掌握浅前房的时间关系到青光眼手术的成败,当保守治疗无效时,果断采取手术治疗,促使前房形成,一般效果也较好。为了预防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无前房的发生,术前眼压尽量降至正常范围,避免高眼压下手术;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因有瞳孔阻滞因素的存在,小梁切除术时切口位置宜靠前,开角型青光眼切口宜偏后;在小梁切除前可先做侧切口,防止眼压骤降,晶体虹膜前移;虹膜周边切除的基底应足够大;手术结束时可向前房注入平衡液,主动使前房形成。另根据具体情况,手术中将巩膜瓣密切缝合,术后依据眼压松解巩膜瓣缝线,尤其对于难治性青光眼及晚期青光眼,手术采取可拆巩膜瓣缝线,即有利前房形成又有利于房水的引流。

    (编辑 吴玉玲), 百拇医药(王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