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2)
5.扶正避邪
因为疾病的发生涉及到正气和邪气两方面的因素,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邪气侵犯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所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首先要增强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中医认为,生命的体现是“气”,即元气,是构成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的原动力,具有抵御、驱除邪气,防止疾病发生,促进恢复健康的功能。所以,中医养生强调精气神的全面综合调养,以增强体质,扶持正气,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防止病邪的侵袭。如中医认为六淫、疠气各有主时,春风、夏热暑、长夏湿、秋燥、冬寒,总结出顺四时避六淫的措施来规避邪气。此外,要戒烟限酒,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顺四时、慎起居,驱除邪气,提高免疫机能。
6.惜精固本
肾为先天之本,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只有保持肾精充盈,方能维护生命之本。中医将精、气、神合称为人身之三宝,故在养生中,中医学很重视保养精气以固先天之本。要达到养精的目的,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其一为节欲。所谓节欲,是指男女间的性欲要有节制。自然,男女之欲是正常生理需求,欲不可绝,亦不能禁,但要注意适度,不使太过,做到既不绝对禁欲,也不纵欲过度,即是节欲的真正含义。节欲可防止阴精的过分泄漏,保持精盈充盛,有利于身心健康。其二是保精,此指广义的精而言,精禀于先天,养于水谷而藏于五脏,若后天充盛,五脏安和,则精自然得养,故保精即是通过养五脏以不使其过伤,调情志以不使其过极,忌劳伤以不使其过耗,来达到养精保精的目的。“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避免精气伤耗,即可保精。在传统养生法中,调摄情志、四时养生、起居养生等诸法中,均贯彻了这一养生原则。
, http://www.100md.com
7.综合调养
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了障碍,都会影响整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养生必须从整体着眼,综合调养。综合调养包括顺四时、慎起居、调饮食、戒色欲、调情志、动形体,以及针灸、推拿按摩、药物养生等诸方面内容。如避风寒以保其皮肤、六腑,节劳逸以保其筋骨五脏;戒色欲、正思虑、薄滋味等;是指精、气、神的保养;动形体、针灸、推拿按摩是调节经络、脏腑、气血,以使经络通畅、气血周流、脏腑协调。药物保健则是以药物为辅助作用,强壮身体、益寿延年。中医养生从上述各个不同方面,对机体进行全面调理保养,使机体内外协调,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出现失调、偏颇,达到人与自然、体内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统一。
8.因人施养
不同的个体由于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可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所以,养生只有因人施养,方能有益于健康,达到养生之目的。如40-60岁时,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工作繁忙,压力较大,养生应注意静神少虑,切勿过劳,并节制房事。进入60岁以后的老年期,脏腑机能衰退,生理与心理适应能力减退,养生应注意知足谦和、老而不怠,加强饮食调养,生活起居有节,运动锻炼动静结合。就性别而言,女性有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特点,养生自当有所区别。人的体质又有偏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瘀、痰湿、气郁之异,养生方法亦各有特点。另外,人的体质、生活习惯又受所处地域环境的影响,故养生尚需考虑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充分利用有利于健康的各种因素,努力克服不良地理条件对人体的影响,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统一,以达到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百拇医药(徐晓峰)
因为疾病的发生涉及到正气和邪气两方面的因素,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邪气侵犯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所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首先要增强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中医认为,生命的体现是“气”,即元气,是构成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的原动力,具有抵御、驱除邪气,防止疾病发生,促进恢复健康的功能。所以,中医养生强调精气神的全面综合调养,以增强体质,扶持正气,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防止病邪的侵袭。如中医认为六淫、疠气各有主时,春风、夏热暑、长夏湿、秋燥、冬寒,总结出顺四时避六淫的措施来规避邪气。此外,要戒烟限酒,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顺四时、慎起居,驱除邪气,提高免疫机能。
6.惜精固本
肾为先天之本,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只有保持肾精充盈,方能维护生命之本。中医将精、气、神合称为人身之三宝,故在养生中,中医学很重视保养精气以固先天之本。要达到养精的目的,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其一为节欲。所谓节欲,是指男女间的性欲要有节制。自然,男女之欲是正常生理需求,欲不可绝,亦不能禁,但要注意适度,不使太过,做到既不绝对禁欲,也不纵欲过度,即是节欲的真正含义。节欲可防止阴精的过分泄漏,保持精盈充盛,有利于身心健康。其二是保精,此指广义的精而言,精禀于先天,养于水谷而藏于五脏,若后天充盛,五脏安和,则精自然得养,故保精即是通过养五脏以不使其过伤,调情志以不使其过极,忌劳伤以不使其过耗,来达到养精保精的目的。“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避免精气伤耗,即可保精。在传统养生法中,调摄情志、四时养生、起居养生等诸法中,均贯彻了这一养生原则。
, http://www.100md.com
7.综合调养
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了障碍,都会影响整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养生必须从整体着眼,综合调养。综合调养包括顺四时、慎起居、调饮食、戒色欲、调情志、动形体,以及针灸、推拿按摩、药物养生等诸方面内容。如避风寒以保其皮肤、六腑,节劳逸以保其筋骨五脏;戒色欲、正思虑、薄滋味等;是指精、气、神的保养;动形体、针灸、推拿按摩是调节经络、脏腑、气血,以使经络通畅、气血周流、脏腑协调。药物保健则是以药物为辅助作用,强壮身体、益寿延年。中医养生从上述各个不同方面,对机体进行全面调理保养,使机体内外协调,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出现失调、偏颇,达到人与自然、体内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统一。
8.因人施养
不同的个体由于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可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所以,养生只有因人施养,方能有益于健康,达到养生之目的。如40-60岁时,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工作繁忙,压力较大,养生应注意静神少虑,切勿过劳,并节制房事。进入60岁以后的老年期,脏腑机能衰退,生理与心理适应能力减退,养生应注意知足谦和、老而不怠,加强饮食调养,生活起居有节,运动锻炼动静结合。就性别而言,女性有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特点,养生自当有所区别。人的体质又有偏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瘀、痰湿、气郁之异,养生方法亦各有特点。另外,人的体质、生活习惯又受所处地域环境的影响,故养生尚需考虑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充分利用有利于健康的各种因素,努力克服不良地理条件对人体的影响,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统一,以达到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百拇医药(徐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