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心理健康
编号:12135699
做事拖延多是心病使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1年第8期
     做事拖拖拉拉也是病症?再坐半小时去洗碗、看完这个电影就去学习、等明天再写这份报告……这样拖延时间做事的情况,生活中屡见不鲜。凡事都留待明天处理的态度,不但是阻碍进步的恶习,也会加深生活的压力。对某些人而言,拖延是一种心病,它使人生充满了挫折、不满与失落感。

    拖延原因有多种

    拖延的成因很多,根据近年国外的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三类:一是特质论,研究者把拖延视为个性特质的反映,受个体尽责性、特质焦虑、懒惰、低自我效能感等个性根源影响;二是动机论,研究者认为期望水平、恐惧失败、完美主义定向、自我妨碍和自律需求都会影响到个体的拖延行为;三是调节论,研究者将拖延视为行为自我调节的失败,是个体不能很好地协调个性、动机、认知与情境因素的结果。

    国内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学习拖延的主要原因有:对任务的嫌恶、朋友同辈人之间的相互压力、自我控制力差、非理性观念、缺乏主动学习的动机、过去侥幸拖延经验强化的结果以及冒险性与依赖性等。另外,学习动机、时间管理、情绪、完美主义倾向、学习任务的难度以及无关任务的干扰也是影响学习拖延的原因。若要追究“拖延症”的生理学根源,答案则在于我们的前额叶皮层。

    拖延是对抗焦虑的一种办法

    看似原因多多,不过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总结起来,拖延行为是人们对抗焦虑的一种办法,而焦虑大多来自要作出一个决定或开始一项任务。个人的拖延行为往往缘于压力、犯罪感以及个人效率降低——这些感觉综合起来往往又加剧了拖延行为。一般来说,一定程度的拖延行为属于正常,但长期的拖延则很可能是心理或生理失调的表现。

    美国德宝大学心理学家约瑟夫·R·法拉利的观点则是:拖拉是一种病症,但能根治。他认为喜欢把该做的事尽量往后拖的人为慢性拖拉症患者。他把慢性拖拉症分成“激进型”和“逃避型”,前者有自信能在压力下工作,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以寻求刺激;后者通常缺乏自信,害怕做不好而迟迟不肯动手或害怕成功后受到别人的关注。

    如何解决拖延问题?这还得根据不同情况对症下药。

    完美主义:做事情讲究尽善尽美,所以不愿匆忙开始。

    解决办法:允许不完美的存在,每有一点进步都鼓励自己。意识到自己不可能不犯任何错误,因此不必要求自己达到完美。

    容易颓废:任务太难了,明天再做吧。……明日复明日,一拖再拖。

    解决办法:把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化整为零,降低任务难度;推迟自己要放弃的心态,每天尽可能多完成任务。

    自我贬低: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低,当自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时,却认为是运气。

    解决办法:增强自信心,接受别人对自己工作的赞扬;自己对自己进行勉励。

    喜欢拖延的人,开始工作吧!虽然无法保证你不会被批评,不过,如果你做都不做,失败是一定无法避免的。假使你的最佳表现也不够好,那么,从错误中学习吧!同时,从你做“对”的事情中学习。成功的人都曾犯错。但是,即使是那些非常努力,却只获得短暂成功的人,也比那些心怀惧怕、永远没有尽力完成任何事的人来得充实、愉快!

    【编辑:泾渭】, http://www.100md.com(朱闻慧)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