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同心,辛苦也就成了甜蜜
编者语:62岁的任以荣,是城市里的医务工作者。退休后,她选择陪伴做乡村农业技术员的老伴儿,居住在乡村,广阔天地,夫唱妇随,快乐无比。
(一)七旬的他,依然“恋”着乡村
老伴儿叫立旺,是乡里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土生土长的农业科技干部,早在1983年,便带领技术组将草莓种苗引进乡村,使那里成为草莓种植的发源地。退休后,他仍然不肯随我进城,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利用自己几十年的农业技术特长,义务为群众提供草莓种植科技指导,许多农民在他的帮助之下,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立旺为村民做好事,我当然支持。可是,他已经70岁了,怎么喊他“回城”他也不听,我和孩子都担心他的身体。去年元旦前,我给他发微信说,又一年过去了,咱们是不是该考虑考虑怎么办了?你看,我已经从医院退休,而且正在城里带孙子,你就不能回城帮我一把啊?
他却说“不能!”
看见“不能”两个字,我很生气。我说了半天,他竟然用两个字怼我。于是,元旦这天,我让儿媳自己带孩子,我去乡村找他去。
这天特别冷,我进门后,连手还没有热乎过来,就有人来敲门。来人进门就急匆匆地说:“不好了,我家的大棚草莓得病了,请老师快给去看看!”立旺来不及多问,赶紧穿上棉衣,丢下我,骑着他的摩托车就奔乡下了……
天黑了,立旺才回来。他见我拉长着脸,知道是因为他冷落了我,连忙说软话哄我。他告诉我,老乡家草莓是得了叶枯病,他给开了方子,让农户按照方子去做,草莓病很快就会好了……他还说,随着保护地生产的大面积发展,就连周边乡镇的种植户也来找他,真的不能回城。
我们说话间,立旺的手机不断地鸣响,电话几乎成了农业科技热线。甚至早上洗脸的一会儿工夫,他就能接上三四个电话。
在乡村住的三天,立旺根本没有整块时间陪伴我,倒是乡村的村民上门在我耳畔“点赞”他。村长来说,他代表全村百姓感谢我支持立旺留在农村;村民老于说,这些年,立旺的“生活日程表”里难以找到“休息”二字。在草莓栽培季节,他天天都直奔田间、直奔大棚。有时发现问题,棚主不在家,他就把写出的“处方”插在门拉手里。午饭也是他自己从家里带好,在大棚里随便对付一口……
我看见村民老于被立旺感动地眼里含着泪花,终于理解了立旺说“不能”回城的含义。
(二)选择陪伴,我决定下乡养老
从乡村回城,我和儿子儿媳妇描述了他们爸爸在乡村的忙碌,他们既佩服老爸的付出,也担心老爸一个人太苦。儿媳妇说,正好我孙子快上幼儿园了,雇一个保姆白天接送就行,让我到乡村陪陪老伴儿。
其实,我原本就是农村的孩子,读了大学,当了医生,就留在城市里。这么多年,我一直记挂农村,那里有我的亲朋好友,有我忘却不掉的乡土味道……既然立旺心在乡村,我不如到农村养老去!农村生态环境优越,空气清新无污染,适宜老年人居住;老人可以在农村有块菜地,种种菜,养养鸡,自给自足,也有个寄托;另外,远离闹市区,农村也是修身养性、修养身息的好地方。
说走就走。
立旺见我果断地来在他的身旁,喜出望外,连说,这才是老夫老妻,夫唱妇随!
我帮助他把房间仔细收拾一遍,带着好心情美美地睡上一觉。这里依山靠水,风景很美,空气特别好。一大早在清新的空气里散步,晚上睡觉也睡的真香,偶尔有几声鸡鸣狗叫,感觉那都是天籁之音。只有在农村才能感受出陶渊明诗里的意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还有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白天,老伴儿立旺出去指导村民侍弄草莓,我就忙活洗衣做饭,当他的好后勤。我还是咨询热线的接听员,村民种植草莓遇到问题,我都一一记录下来,即刻转告立旺。立旺说,我帮衬了他不少!
其实,我到他的身边,最大的帮衬还是我是他的“保健医生”。这么多年,他一个人在农村,忙起来饥一顿饱一顿的。我来了,他的生活规律了许多。有一次,他从村民大棚那里回来患严重感冒了,我給他喂药、煮姜汤,他感动地像孩子似的。
(三)各得其乐,夫唱妇随到永远
跟随老伴儿立旺住乡村,最大的“受益人”其实是我。我们屋前面有一块不小的菜地,它可是我的最爱。在城市里,天天念叨想吃“绿色蔬菜”,现在好了,老伴儿忙他的,我则自己在园子种菜,不用农药,都是纯绿色的,我乐此不疲。刚开始给荒芜的菜地重新除草、翻土时,确实挺累的,但我没有打退堂鼓,自己鼓励自己,“在地里汗流浃背,比花钱去健身强”。于是,把种菜当成休闲、健身的好方法,一有空就去浇水、施肥,尤其是当吃上自己亲手种的既新鲜又环保的蔬菜,那真叫一个美啊!我还能在院子里养小鸡,吃笨鸡蛋。
儿子一家从城市里来农村看望我们,让孩子在菜园里忙乎忙乎,减少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写作文时也不再喊没题材可写了。临回城,他们大包小裹地捎带一些我种的蔬菜,用儿媳妇的话说,是把“绿色”和亲情带回了家。
我心情好,立旺也干劲足。夫妻在一起,互相不再牵肠挂肚,立旺有了静下心来学习研究的时间。他订阅大量的农业科技杂志和图书,抽时间认真研读,了解国内国外农业科技动态,他认定,“只有不断掌握农业新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我支持他经常去自费参加农科研等部门举办的科普研讨会,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活动,他先后研究出新技术20多项,其中“草莓尖沟梳背小拱床立苗栽植法”、“草莓保护地暗渠排涝新技术”、“草莓程序化栽培”等多项创新技术,和涝洼地草莓生产暗渠排水法等,在农民群众生产应用中都收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他创造的草莓大棚高温消毒法,完全不用化学药品,保证食品安全,操作起来简单容易。
立旺火了。火了的立旺依然想把“根”留在农村。有一天,他用哀求的口吻对我说,“你要再问我回不回城,我还是那两个字:不能!在我的晚年,还想发挥一技之长,为农民科技致富做一点实事……”
我说:“你放心,我支持你的选择,哪里有你哪是家。”, 百拇医药(陈永江)
(一)七旬的他,依然“恋”着乡村
老伴儿叫立旺,是乡里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土生土长的农业科技干部,早在1983年,便带领技术组将草莓种苗引进乡村,使那里成为草莓种植的发源地。退休后,他仍然不肯随我进城,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利用自己几十年的农业技术特长,义务为群众提供草莓种植科技指导,许多农民在他的帮助之下,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立旺为村民做好事,我当然支持。可是,他已经70岁了,怎么喊他“回城”他也不听,我和孩子都担心他的身体。去年元旦前,我给他发微信说,又一年过去了,咱们是不是该考虑考虑怎么办了?你看,我已经从医院退休,而且正在城里带孙子,你就不能回城帮我一把啊?
他却说“不能!”
看见“不能”两个字,我很生气。我说了半天,他竟然用两个字怼我。于是,元旦这天,我让儿媳自己带孩子,我去乡村找他去。
这天特别冷,我进门后,连手还没有热乎过来,就有人来敲门。来人进门就急匆匆地说:“不好了,我家的大棚草莓得病了,请老师快给去看看!”立旺来不及多问,赶紧穿上棉衣,丢下我,骑着他的摩托车就奔乡下了……
天黑了,立旺才回来。他见我拉长着脸,知道是因为他冷落了我,连忙说软话哄我。他告诉我,老乡家草莓是得了叶枯病,他给开了方子,让农户按照方子去做,草莓病很快就会好了……他还说,随着保护地生产的大面积发展,就连周边乡镇的种植户也来找他,真的不能回城。
我们说话间,立旺的手机不断地鸣响,电话几乎成了农业科技热线。甚至早上洗脸的一会儿工夫,他就能接上三四个电话。
在乡村住的三天,立旺根本没有整块时间陪伴我,倒是乡村的村民上门在我耳畔“点赞”他。村长来说,他代表全村百姓感谢我支持立旺留在农村;村民老于说,这些年,立旺的“生活日程表”里难以找到“休息”二字。在草莓栽培季节,他天天都直奔田间、直奔大棚。有时发现问题,棚主不在家,他就把写出的“处方”插在门拉手里。午饭也是他自己从家里带好,在大棚里随便对付一口……
我看见村民老于被立旺感动地眼里含着泪花,终于理解了立旺说“不能”回城的含义。
(二)选择陪伴,我决定下乡养老
从乡村回城,我和儿子儿媳妇描述了他们爸爸在乡村的忙碌,他们既佩服老爸的付出,也担心老爸一个人太苦。儿媳妇说,正好我孙子快上幼儿园了,雇一个保姆白天接送就行,让我到乡村陪陪老伴儿。
其实,我原本就是农村的孩子,读了大学,当了医生,就留在城市里。这么多年,我一直记挂农村,那里有我的亲朋好友,有我忘却不掉的乡土味道……既然立旺心在乡村,我不如到农村养老去!农村生态环境优越,空气清新无污染,适宜老年人居住;老人可以在农村有块菜地,种种菜,养养鸡,自给自足,也有个寄托;另外,远离闹市区,农村也是修身养性、修养身息的好地方。
说走就走。
立旺见我果断地来在他的身旁,喜出望外,连说,这才是老夫老妻,夫唱妇随!
我帮助他把房间仔细收拾一遍,带着好心情美美地睡上一觉。这里依山靠水,风景很美,空气特别好。一大早在清新的空气里散步,晚上睡觉也睡的真香,偶尔有几声鸡鸣狗叫,感觉那都是天籁之音。只有在农村才能感受出陶渊明诗里的意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还有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白天,老伴儿立旺出去指导村民侍弄草莓,我就忙活洗衣做饭,当他的好后勤。我还是咨询热线的接听员,村民种植草莓遇到问题,我都一一记录下来,即刻转告立旺。立旺说,我帮衬了他不少!
其实,我到他的身边,最大的帮衬还是我是他的“保健医生”。这么多年,他一个人在农村,忙起来饥一顿饱一顿的。我来了,他的生活规律了许多。有一次,他从村民大棚那里回来患严重感冒了,我給他喂药、煮姜汤,他感动地像孩子似的。
(三)各得其乐,夫唱妇随到永远
跟随老伴儿立旺住乡村,最大的“受益人”其实是我。我们屋前面有一块不小的菜地,它可是我的最爱。在城市里,天天念叨想吃“绿色蔬菜”,现在好了,老伴儿忙他的,我则自己在园子种菜,不用农药,都是纯绿色的,我乐此不疲。刚开始给荒芜的菜地重新除草、翻土时,确实挺累的,但我没有打退堂鼓,自己鼓励自己,“在地里汗流浃背,比花钱去健身强”。于是,把种菜当成休闲、健身的好方法,一有空就去浇水、施肥,尤其是当吃上自己亲手种的既新鲜又环保的蔬菜,那真叫一个美啊!我还能在院子里养小鸡,吃笨鸡蛋。
儿子一家从城市里来农村看望我们,让孩子在菜园里忙乎忙乎,减少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写作文时也不再喊没题材可写了。临回城,他们大包小裹地捎带一些我种的蔬菜,用儿媳妇的话说,是把“绿色”和亲情带回了家。
我心情好,立旺也干劲足。夫妻在一起,互相不再牵肠挂肚,立旺有了静下心来学习研究的时间。他订阅大量的农业科技杂志和图书,抽时间认真研读,了解国内国外农业科技动态,他认定,“只有不断掌握农业新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我支持他经常去自费参加农科研等部门举办的科普研讨会,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活动,他先后研究出新技术20多项,其中“草莓尖沟梳背小拱床立苗栽植法”、“草莓保护地暗渠排涝新技术”、“草莓程序化栽培”等多项创新技术,和涝洼地草莓生产暗渠排水法等,在农民群众生产应用中都收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他创造的草莓大棚高温消毒法,完全不用化学药品,保证食品安全,操作起来简单容易。
立旺火了。火了的立旺依然想把“根”留在农村。有一天,他用哀求的口吻对我说,“你要再问我回不回城,我还是那两个字:不能!在我的晚年,还想发挥一技之长,为农民科技致富做一点实事……”
我说:“你放心,我支持你的选择,哪里有你哪是家。”, 百拇医药(陈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