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好”医学(1)
作者简介:何裕民,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生,“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科技支撑项目负责人,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心身医学与亚健康等的研究, 临床主攻肿瘤中医治疗。医学是什么?除了科学、技术、文化、生活方式等属性外,人们至少认为它还是种社会事业,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因此,是公共产品就有“好”与“坏”,或“不够好”之分!
哲学家赵汀阳先生有《坏世界研究》和《天下体系》等著作,分析了古今天下政治体制之好坏优势。延伸到医学,不也同样吗?医学也应该作出“好”的、“比较好”的、“不好”的之分,然后努力去追求“好”的或“较好”的医学。
(一)
今天的医学好不好?难以一两句话说清楚。从表面上看,过去的百多年来,它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表现在上个世纪人均寿命普遍延长,许多疾病被有效控制,甚至几近消失……但另一方面,她又与社会矛盾尖锐,其趋势越来越甚。作为公共产品,几乎所有主要国家的医疗问题都矛盾突出,必须经历改革,这种变革举步维艰!在美国,从克林顿到奥巴马,都进行着困难的“改革”,且前途不明朗。在中国,因医疗问题而引发的纠纷、冲突及“上访”,包括民间怨言,虽在诸多社会矛盾与冲突中不一定排得上首席,但也至少是次席,或者第三席。如此尖锐矛盾,至少不能说这一公共产品及服务是好的、理想的,而应该说是不好的,或不太好的,是有很大问题的……
不久前,笔者发表了“2020年的医学,我们能承受吗?”一文,分析指出了今天的仅仅着眼于治疗,且只是信奉“战争模式”,汲汲于高科技,不重视有效整合的生物医学,其日趋高昂的费用,是任何国家都将承受不了的!在中国,因病破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并非少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