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l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
溶栓,检出率,病灶,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统计学方法,2结果,3讨论
汪鑫斌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0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以中老年人为主要的多发人群,近些年来该病症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与此同时,在发病上还显现出年轻化趋势,约占到所有脑血管疾病的75%。脑梗死起病急,病情发展速度快,致死和致残率都处在较高水平。临床研究显示,脑梗死发病后的3小时之内是实施静脉溶栓的黄金时期,6个小时之内是动脉溶栓的最佳时间窗,尽早发现病情和快速实施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神经损伤度,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1]。所以加强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高早期诊断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CT检查和MRI检查在脑梗死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便于选取恰当的诊断方法优化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意识障碍、抽搐、头痛、发烧、昏迷等临床症状。其中男性44例,女性34例,年龄为26-74岁,平均年龄(44.7±5.4)岁。患者入院接受CT和MRI检查的时间低于48小时,<6小时32例,6-24小时35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