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下半月》 > 2019年第8期
编号:13416052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日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第8期
     【摘 要】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至我院进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个月后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为72.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外周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个月观察组上述标志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常见的肺癌类型,患者早期常无典型表现,大多数患者发现已经是中晚期,无法给予手术治疗[1]。对于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除了化疗外,尚无有效的控制手段。靶向抗肿瘤药物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晚期胃腺癌的靶向抗肿瘤药物,但是临床应用发现该药物对肺癌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为了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我院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选择

    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至我院进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血或细胞学确定诊断,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9.42±8.86)岁,病理分期IIIB期患者81例,IV期患者19例。鳞癌57例,腺癌27例,其他类型16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期、分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2)临床分期为IIIB期、IV期患者。(3)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KPS评分<60分的患者。(2)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患者。(3)肺癌为转移病灶的患者。(4)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应用禁忌症患者。(5)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治疗。患者给予多西他赛+奈达铂方案化疗,具体为第1天多西他赛75mg/m2,静点,第2、3天给予奈达铂75 mg/m2,静点,21d为一个周期,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 H20140203,250mg×10s),850mg,日1次,口服。持续服药2个月。

    1.2.2 分析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个月后的近期疗效,以及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外周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肿瘤标志物检查包括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

    疗效评价:参考WHO相关评价标准,(1)完全緩解(CR):所有可测量病灶完全消失,且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2)部分缓解(PR):所有可测量病灶缩小超过50%,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3)稳定(SD):患者病灶缩小不足50%,或者增大不足25%。(4)进展(PD):患者病灶增大超过25%。总有效率=(CR+PR+SD)/总例数×100%。

    1.3 数据处理

    用SPSS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2个月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为72.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外周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个月观察组上述标志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3 讨论

    肺癌是导致我国城市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肺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类型,占肺癌的80%左右,但是其中75%的患者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5年生存率低[3]。因此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全球第一个证实对于晚期胃癌具有安全有效的治疗作用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能够明显延长晚期胃癌患者标准化治疗失败后的生存期。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该药物对于肺癌也有明显作用,但是其临床疗效仍然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进行证实。阿帕替尼是一种小分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4]。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两组患者治疗前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个月观察组上述标志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能够显著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而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外周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该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与未使用该药物的患者相比未见明显增加。

    综上所述,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应于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曹恒,王静,纪媛媛,等.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7,24(7):468-471.

    [2]毕金玲,刘海源,黄勇.阿帕替尼单药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8):1474-1476.

    [3]郎丰平,赵毓毅,范鹏.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6):996-998.

    [4]张香梅,何明,陈新,等.阿帕替尼在进展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7,38(s2):168-170., http://www.100md.com(李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