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06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1051311
多形核白细胞在体外循环后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日 陈柏成 肖颖彬 钱桂生 陈 林 王建春 杨天德 李 琦
第1页

    参见附件(269KB,4页)。

     [摘要]目的 研究多形核白细胞(PMN)在体外循环后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4例瓣膜置换术患者,其中男4例,女20例;年龄29~69岁,体重37~73 kg。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方法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ld,BALF),同时采集血标本,以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PMN的激活与肺损伤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术中转流时间(106.46±33.58)min,阻断时间(77.58±28.02)min,呼吸机辅助时间(24.17±30.90)h。术后患者氧合指数降低明显(P=0.000)。术后周围血WBC计数明显升高(P=0.000)。术后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P=0.000)与白细胞分类中PMN所占的比率也明显增加(P=0.000)。BALF与血浆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和MPO水平明显升高(P=0.000)。术后血浆中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也明显升高(P=0,000)。而且,患者血浆与BALF中的NE与患者同时期的氧合指数呈负相关关系,血浆中的vWF水平与患者的氧合指数也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体外循环后周围血液及肺泡中的PMN募集、激活并大量释放蛋白酶,是体外循环后肺损伤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体外循环;支气管肺泡灌洗;急性肺损伤;多形核白细胞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9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