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07年第4期
编号:11454950
三维CT血管造影诊断多发性颅内动脉瘤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日 方 兵 王义荣 朱先理 臧国尧 孙伟军 杨树旭 牛涣江 李新
第1页

    参见附件(414KB,4页)。

     【摘要】目的研究CT血管造影(CTA)及容积重建技术(VR)对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Plus 16 Somatom Volume Zoom型容积CT扫描机获得原始图像,采用容积重建成像技术(VR)进行三维重建,并辅助运用多轴面重建(MPR)。结果在1年间,通过3D-CTA诊断多发性动脉瘤10例。容积重建成像CTA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动脉瘤的形状和大小及其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在部分病例上要优于DSA。结论容积重建成像CTA是一种可靠、无创的快速诊断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方法,为急症手术提供了详实的影像学资料,可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关键词】多发性颅内动脉瘤;CTA容积重建成像;造影;诊断

    多角度投照的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DSA)仍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但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有创的、耗时的、需住院的检查,同时有一定的操作相关并发症。Robert等[1]回顾分析了2899例脑血管造影术的情况,报告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3%。因此有必要寻求非侵袭性可靠的替代方法。近十几年来,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多种非侵袭性的颅内血管成像方法。其中,由于多排螺旋CT的出现以及图像重建技术的进步,使(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已经有了很高的可靠性[2]。在多数情况下,容积重建3D-CTA提供的动脉瘤形态特性方面的信息以及等同于或超过脑血管造影提供的信息[3]。在很多急诊情况下,CTA已经取代常规血管造影,直接指导动脉瘤夹闭手术[3]。有15%~20%的颅内动脉患者为多发性颅内动脉瘤,常规血管造影有时没有行四血管造影,会造成漏诊,同时在判断出血动脉瘤上也有一定的困难。CTA通过一次成像就可得到全脑动脉的影像,在诊断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方面有特殊的优势。本院从2003年引进16排螺旋CT开展颅脑CTA来,共发现10例颅内多发性动脉瘤,占同期病例的22%,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164例患者行脑血管CTA检查,诊断45例动脉瘤,其中有10例为多发性动脉瘤。10例多发性动脉瘤中男1例,女9例,年龄38~79岁,平均55.3岁。

    1.2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 Plus 16 Somatom Volume Zoom 型容积CT扫描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14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