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09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1800497
有创机械通气在急性肺水肿中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1日 高伟波 薛晓艳 朱继红
第1页

    参见附件(2151KB,4页)。

     [摘要]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Ⅳ)在抢救急性肺水肿(APE)中的作用,并对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EICU住院需要IV支持的APE患者23例,常规治疗及无创机械通气无效时,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PEEP为5~18cmH2O,分析Ⅳ治疗前后心率(HR)、血压(BP)、呼吸频率(RR)及动脉血气的变化。并对与死亡可能相关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Ⅳ治疗后3h患者HR,BP,RR及动脉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0.01)。23例患者存活11例,死亡12例(52%),其中9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心功能Ⅲ-Ⅳ级16例,死亡10例(63%);急性心肌梗死(AMI)15例,死亡9例(60%);肾功能不全11例,死亡9例(82%)。多因素分析表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平均动脉压(MAP)偏低、血肌酐(Cr)升高是增加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Ⅳ是治疗APE的重要辅助措施,及时进行恰当的机械通气,能够迅速改善APE患者的心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但是,机械通气并不是提高治愈率的根本措施,肾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是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

    [关键词]急性肺水肿;有创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51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