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3年第8期
编号:12686069
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第8期
     Takahashi[16]研究结果显示心搏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后7 dMBP质量浓度明显增加。这表明,神经元和/或轴突的损伤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在缺氧性脑损伤后几天才达到高峰,而且脑死亡组患者较持续植物状态组患者有较高的MBP质量浓度,因此脑脊液中MBP的水平可作为判断心肺复苏后脑功能预后的指标。

    Sharma等[17]通过MB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心搏骤停后猪大脑髓鞘蛋白质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心搏骤停30 min和60 min后猪大脑中MBP明显增多,有髓鞘神经纤维明显退化,提示心搏骤停后存在神经细胞损伤。此外,此研究还表明MBP与有髓鞘神经纤维的多少、范围和和生存时间之间存在相关性。尽管最早在心搏骤停后5 min就可以发现轻微但独特的髓鞘损伤,并在30 min后变得越来越明显,但是广泛的、严重的髓鞘损伤在心搏骤停后60 min和180 min才可以发现。

    4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Glial fibriliary acidic protein GFAP)

    GFAP富含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50 000Da~52 000Da的酸性蛋白,属细胞骨骼蛋白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