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月刊》 > 2005年第2期
编号:11050426
酒是养生佳品吗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1日 《养生月刊》 2005年第2期
     酒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饮料之一,每当节日庆祝、喜事临门或朋友聚餐时,酒总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正因为饮酒在人们生活中如此普遍,因而饮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就格外重要了。那么,饮酒对人体健康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酒到底是不是养生佳品呢?

    要知道答案,首先要了解酒精及其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酒精是人体血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常血液中,平均酒精含量为0.003%,但当达到0.7%左右即可成为致死极限。酒精进入人体后,在胃肠道并不被消化,而是直接吸收进入血管然后直至肝脏,在肝脏中经乙醇脱氢酶、过氧化氢体分解酶和肝微粒体乙醇氧化酶(后文为简便统称此三种酶为酒精代谢酶)在三条途径的作用下,95%以上的酒精氧化为乙醛,乙醛再被乙醛脱氢酶分解成乙酸后进入全身肌肉和脂肪组织,最终被分解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水。在这过程中乙醛会对身体产生较大危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主要取决于酶:酒精代谢酶和乙醛脱氢酶。酒精代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由基因决定,因此人的酒量主要还是遗传所决定的,酒精代谢快而乙醛代谢慢的人基本上不能通过后天锻炼增加酒量。
, http://www.100md.com
    在了解了酒精及其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后,我们再来看看饮酒对健康的影响。就目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来看,少量饮酒总体说来是有利于健康的,而经常性的大量饮酒则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开展的一项长期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中老年男性每天饮酒酒精量小于30克者相对于不饮酒者总死亡危险性下降16%,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死亡危险性均有明显降低,其死亡危险性分别下降17%和43%。哈佛大学医学院2003年的一项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也指出,每周饮酒三到四次的男性,无论饮酒种类,患心肌梗塞的概率都大幅度降低。这种保护作用是因为适量酒精可以使全身组织,特别是动脉血管平滑肌松弛或扩张,从而加快血液循环所致。另外,适量酒精还能提高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防止血栓形成。

    长期大量饮酒则会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可以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硬化。有研究表明,正常人每日饮40~80克酒精,10年即可出现酒精性肝病,如每日饮160克酒精,8~10年就可以发生肝硬化。另外,因为酒精对口腔、食管、胃、结直肠等消化道器官形成直接刺激,如长期大量饮酒会造成上述器官发生慢性病变甚至癌变。上述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开展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天饮酒酒精量90克以上者相对不饮酒者总死亡危险性上升四分之一,其中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硬化和脑中风的死亡危险性上升尤其明显。每天饮酒酒精量70克以上者食管癌死亡危险性升高4倍,结直肠癌死亡危险性升高1.5倍,肝硬化的死亡危险性升高1倍,脑中风死亡危险性升高0.6倍。

    综上所述,少量饮酒一般说来对人体健康是利大于弊,不过也要因人而易,对于那些天生酒精代谢快、乙醛代谢慢的人来说,酒最好还是不碰为妙;对于某些疾病(如脑血管病、肝脏疾病等)患者来说,酒更是要避而远之;而对于那些天生有酒量而又爱好饮酒的人来说,适度饮酒是对健康是有一定益处的,但饮酒量一定要控制〔建议每天酒精量(酒精量=酒的重量×酒精度)控制在30克以下〕,因为无论酒量大小,大量饮酒对健康的影响总是弊大于利,会明显增加多种疾病的危险性。因此,大家在决定是否采取饮酒养生时,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权衡利弊,使酒不仅成为开心时的庆祝品,更成为健康生活的好帮手。, 百拇医药(王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