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03年第11期
编号:11049229
会生气,也是养生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1日 《养生大世界》 2003年第11期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人一生不可能事事如意,天天高兴。将会遇到很多不顺、很多烦恼、很多怒气。人活着就逃脱不了生气。但生气却是健康的大敌,世上不少人就是因为生气而气出了病,有的甚至为此丧了命。难免生气,生气又容易得病,这是一对矛盾,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一是要正视,二是要学会生气。要知道,会生气,也是养生。

    怎样生气才算是会生气?首先,如果真的有了气,就要尽早发泄出来,不要憋在心里。《黄帝内经》有条重要理论,叫做:“郁则发之,结则散之。”就是说,谁心里有了烦恼苦衷和想不开的事,要创造条件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宣泄出去,尽快恢复心理平衡。据资料介绍,在美国就有这样一种特殊机构,叫“宣泄中心”,是专为顾客提供各种泄气服务的。一个人受了气,有了不平,有了憎恨,想发作,就到宣泄中心去,职员将他带进空闲的泄气室,关上门,让其大发雷霆,尽情发泄,直至将室内摆设打得稀烂,怒气出尽为止。人们把它叫做“发泄疗法”。据说此法很灵,宣泄中心办得挺火,去发泄的人很多,通过“发泄”,使不少人预防了疾病,解除了轻生,避免了报复。我国的养生专家也反复告诉人们,如果一个人把不愉快的、甚至是反抗的情绪积压在心头,整日里愁肠百结或怒气冲冲,久而久之,就会使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很容易患抑郁症和神经衰弱、胃溃疡、高血压、癌症等疾病。也就是说,一个人真的有了气,一定要发泄出来。当然,发泄不一定非到宣泄中心不可,也不一定非要把室内的摆设打个稀巴烂才行,可以通过向亲人诉说,向朋友诉苦来宣泄,也可以找个借口适当发发火。
, 百拇医药
    会生气,还要做到不要真生气。人有了气要生出来,但不能来真格的,要做到有气就生,生过就忘;有火就发,发完就止。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不能气过了头,发过了火。因为真生气,特别是气过了头,对身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动脉硬化、冠心病、脑卒中,都是些慢性病。动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硬化的了的,它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把血管堵死的。可若是生气着急,一分钟动脉就可能痉挛狭窄百分之百,人一下子就会死亡。洪昭光教授在进行健康生活方式讲座中,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说,有一位老教授带的一个博士研究生很不听话,这位老教授为帮助他,找他谈心。这个研究生不但不听老教授的劝告,而且蛮横不讲理,这下把老教授气坏了。盛怒之下,他拍起了桌子。谁知这一拍不打紧,把脑血管给拍崩了,弄了个半身不遂。咱们不说这位年轻人的道德如何,而是说这位老教授和年轻人该不该真生气,有没有必要和他生气。结论很简单,真生气是要伤身体的,大家千万不要做这样的傻事。

    会生气,说到底是要学会不生气。人是高级动物,他高就高在有思想有情绪。“情绪”这东西非常怪,如果你情绪好、心态好,世界上一切都变得很美好。如果你情绪很糟,心里难受,就是再好的美景你也欣赏不了,再好吃的山珍海味也觉得没味道。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生活像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生气也是一样,如果你老是往生气的方面想,你的气就会越想越大。如果你宽容一些,向好的方面去想,可能会把大气化小,小气化了,甚至把坏事变成好事。即使遇到生气的事,也要学会排解,学会自我消气。做到不发火和能自己灭火。就是碰上倒霉的时候,也要学会自得其乐,记住“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没有一个人永远倒霉,苦难可能是生活的最好老师。所以,一个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情,要学会宽容和忍让。著名诗人拜伦说得好:“对幸福的回忆不再是幸福,对痛苦的回忆依旧是痛苦。”

    真有气就生,不要生真气,最好不生气,这是保持心理平衡的养生之道。, 百拇医药(凡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