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着逝去
人在去世之前是否安详幸福,体现了一生的过程。心理专家说,如果每个人不能幸福地死去,生前他也不可能有幸福感。当然不管“过去”怎样,能够“无忧无虑”地离开人世,已成为越来越多老人的向往,也成为心理学专家们研究的课题。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布雷特巴特和心理学家科林·麦克柯南等人,对241名患癌的危重病人进行了临终前的心理调查和治疗。这些人都是被确诊生存时间不会超过3个月的癌症重危病人,而且都在3个月内去世。调查发现,他们在死亡时有两种迥然相异的态度。
那些感到他们的生活有意义或有目的的人在临终前的几周很少有失望感,他们会很平和地面对死亡并平静地去世。尽管这类人也有担心和害怕,但是他们绝不会沮丧,而且能摆脱抑郁和失望。相反,那些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或没有理由值得活下去的人在临终前几周最为抑郁,并且表示出强烈的速死的愿望,临死时表现出了较大的痛苦和绝望。
这一关于人的临终心理满意度的调查显然为死亡教育增添了新的内涵,也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事。小时候街上住着一位姓李的老伯,是退休的锅炉工,妻子因病早已去世,而惟一的儿子是痴呆儿。退休后的李老伯在街头摆了一个小摊,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风和日丽,无论是炎炎盛夏还是数九寒冬,人们从未见李老伯休息过一天。夏天,去他的小摊买东西,看得见他干枯的双手裸露出的青筋,冬日我们就只看得见他帽沿下混浊的双眼和饱经风霜的脸上淡淡的忧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