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07年第3期
编号:11433079
养生是科学也是艺术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日 《养生大世界》 2007年第3期
     中华养生学博大精深,涉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既有总结经验,发现规律的生命科学,也有调控身心的生命艺术。

    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到浩瀚的文献典籍,随处都可发掘养生的“学”与“术”。超出人类的范围来看,养生本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趋利避害的保护性本能,自从有了人类,才使养生实践成为人类文明,这一文明必将惠及一切生灵。在《黄帝内经》中养生叫“道生”,因生物是顺其自然规律而生的,遵道而生称为“道生”。“道”是永恒的,所以《黄帝内经》说“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也是《老子》所谓“死而不亡者寿”。高尚的境界,并不追求肉体长存,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不为长生而养生,只为提高生活质量,适度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在《黄帝内经》中,我们祖先总结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黄老之学”,就是以黄帝、老子为代表的传统养生学。在历史上,医、儒、道、释、武、艺等各家,都有其修身养性的学问,实际上都属于养生文化的范围。比较起来,医家和道家对养生学贡献较大。例如医家的食疗药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道家的食气、存想、房中等等。 “养生”一词,早见于马王堆出土的古代简帛医书中,有《养生方》、《却谷食气》、《导引图》等大量养生医籍。唐代名医孙思邈著有《千金方》,熔医、儒、道、释、杂各家于一炉,建立了养生学的完整体系。在《道藏》中,养生思想和养生术也较为集中。医家兼道教学者的葛洪,在其代表作《抱朴子》中说得好:“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必赖矣。”用现代观点来看,养生学应该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是吸取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而运用于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西方拉隆德的保健理论认为:人类的健康,是由生物学特性、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保健医疗体制决定的。传统养生学的观点也正是如此,《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针对现代人的过分追求和纵欲,我认为关键在于人们应自觉地调控心理和行为,这就是修身养性的艺术了。德国奥登堡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说,未来的医学是人类学会用大脑给自己治病的医学。我们祖先早就说“体内自有长生药,何必苦心向外求”,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报道,国外科学家发现人体就是个大药库。这并不奇怪,《控制论》认为人体是最复杂、最灵敏的自动调节系统,控制就是选择,只要没有“欲令智昏”,必然会选择健康长寿之路。从宏观上把握正确的方向,微观的人体调控会自动完成。养生需要医药,但决不能依赖医药,一切高科技都离不开心灵。心灵蕴藏着无穷的潜能,心灵的升华要靠生命艺术,在科技之光的照耀下,走向自由的王国。, http://www.100md.com(宋天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