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09年第8期
编号:11819149
聆听季羡林老师谈敦煌(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1日 《养生大世界》 2009年第8期
     只有心静时才能读得明白,才能去感受那里的文化之意。人的内心之和谐,要能从敦煌和佛教中获得一个“空”是很不容易,把自己的一切私欲置之度外,寻觅一份精神,这便是境界。

    7月11日上午9点20分,我第一时间听说季羡林老师去世了,当即便打通了301医院朋友的电话,在得到确切消息后,我的脑子沉甸甸的,泪水不由地流出。我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屈指可算,再过20多天就是季羡林老师的98岁生日。我和季羡林老师约好了,等我写好文章带着鲜花来看他,给他祝寿。可是,这一切都变成了一个悲痛的现实,季羡林老师走了,走得是那样轻盈和安详。

    我深深地陷入一种仿佛凝固的悲伤之中,泪水伴着一段段往事涌入眼前。再一次唤起我对季羡林老师的思念……

    那还是在1986年,季羡林老师在北大教学之余经常写些短小散文,文风潇洒而又富有哲理,是我追求敬仰的。那一年,天津的《散文》月刊上同一期非常巧合地有季羡林老师和我的文章,这让我兴奋不已。季羡林老师每次在北大对外讲课或学术交流,我只要知道,总是千方百计参加,也就成为季羡林老师的一名忠实的学生。季羡林老师知道我是山东聊城的,总是高兴地不止一次对我说:“我是山东临清的,咱们是一个地区的,是老乡!”
, 百拇医药
    他那带有一丝山东纯朴的口音,每次听他给我讲课时,心里总是甜甜的,有一种家乡人亲切的满足。季羡林老师记忆力非凡,只要在任何场合任何地方见过一面的人,哪怕说过一句话,多少年后他都不会忘,并且能说出对方在何处相见,叫什么名字。这是最让我感动的事。作为一名著名的国学大家,无论是对待什么人,他都平易近人,而且是非常平易近人。这种事发生在学生当中也常见。有一毛,一名新生入学,手里提着行李在办手续。看见一个穿着朴实的老头在门口,便让他帮着看行李,可是开学典礼那一天,那名新生才惊讶地发现,那个替他看了几个小时行李的老头,竟然坐在主席台上,是副校长季羡林。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心中无私,装满了“和善”的平凡的老人。我知道,在近十年里,季羡林老师几乎不接受任何新闻单位的采访,凡是一听是新闻单位的人,秘书都谢绝。我也同样遭遇这种谢绝,那天我刚和秘书说是解放军报几个字,秘书就打断道:“对不起,季老不接受记者采访!”

    生怕秘书把电话挂了,我连忙更正说:“我是解放军的沉石,季老师听课的学生,不是采访。”
, http://www.100md.com
    季羡林老师在医院里正在和博士生交流,当听到我的名字时,连忙对秘书说:“快让他进来!”

    那一刻,我已经在电话机里听得清清楚楚,心里有一种极大的精神满足。我进到病房见到季羡林老师,第一个动作就是向老师深深鞠一躬,季羡林老师急忙说:“快起来!不用这样!”

    我的突然到来打断了他的时间安排,季羡林老师让博士生离去,又一次和我讲起敦煌。秘书走到我身后小声提醒一句:“就半个小时,季老要休息!”

    我点点头后,把准备好的关于敦煌的问题受逐个请教老师。

    早些年,季羡林老师在北大常讲敦煌学,在校的学生和社会上的一些知名人士也慕名来校聆听。我记得1999年的夏天,敦煌要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一个实物与美术造型相结合的展览,国内一些敦煌专家学者,包括日本的学者,来到北大红楼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听季羡林老师谈了许多关于敦煌的故事和学术观点。那一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百拇医药
    后来,我几次聆听季羡林老师谈敦煌,并面对面采访了他。季羡林老师讲述的敦煌仿佛把我带入到一种文化的境界之中。我沿着那条漫长的古道戈壁不断去叩拜敦煌的遗迹,倾听黄沙尘世间的那一曲曲悠远的驼铃声。我在寻觅中产生过犹豫,也疑生过一串串反问,何为敦煌文化之魂?

    我永远记得,那天上午,天气格外好,季羡林老师坐在椅子上,扶着小桌听我提到敦煌文化,他显得格外兴奋,将近百岁的老人,他思路非常敏捷,而且谈起敦煌来,仿佛一下子融入到天国之中,有说不完的话。我知道,长期以来,季羡林老师每天都写东西,读书,使脑子思维灵活。在季羡林老师97岁那年,温家宝总理去看他,通过与季老谈话,发现他思维敏捷,逻辑清楚,让温家宝总理都感到惊讶,询问季老是不是与长期动脑有关?季老说,人老了,就要勤动脑,多读书就能保持思维敏捷。

    “季老,您还记得当年第一次见到敦煌的印象吗?”敦煌学是季羡林老师毕生研究的课题。我问得很小心。

, 百拇医药     那一刻,季羡林老师的眼睛亮起来,说话的声音也很大。他带着山东口音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来:见到敦煌之前,有关敦煌的文字和图片早已深入人心,几十年梦寐以求的敦煌看在眼里很是激动。那里并没有崇山峻岭,黄沙坡前有几棵千年老榆,虽说四处荒凉,但金碧辉煌的牌楼周围还开着黄花、红花,很是纯洁,像是来到了世外桃源。尽管如此,可通往敦煌的道路很难走,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里严重缺水,就连我们吃的水,都是部队的官兵从几十里外用车运过来的。可以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得以保护,是部队的军用汽车不断地运水,才使保护敦煌的几十位工作人员有了生活保障。说到这里,季羡林老师带着深厚的感情回忆道:我很敬佩守在敦煌40多年的常书鸿同志和他的爱人李承仙同志,他们在那个偏僻的荒漠里忍受各种困难,住在低矮的小房子里,办公室、图书室、卧室、餐厅都在那里,为的就是保护敦煌文化和研究敦煌文化。门前院子里有棵梨树,承仙同志说这棵树是他们40年前栽下的小树苗,如今已是粗壮的大树了,而且树枝茂盛,果实累累。

    季羡林老师在感叹常书鸿和李承仙为守护敦煌文化付出青春的同时,流露出对敦煌文化的思索与怀念,反复讲到敦煌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内涵。我记得很清楚,季羡林老师在《一生的远行》中有一段话——至于千佛洞本身,那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五光十色,云蒸霞蔚。无论用多么繁缛华丽的语言文字,不管这样的语言文字有多少,也是无法描绘,无法形容的。这里用得上一句老话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洞子共有四百多个,大的大到像一座宫殿,小的小到像一个佛龛。几乎每一个洞子里都画着千佛的像。洞子不论大小,墙壁不论宽窄,无不满满地画上壁画。

    说到那里的壁画、佛洞,季羡林老师很激动,似乎变得年轻了许多。季羡林老师说:“40000多平方米的壁画,绘画的时间绵延了1000多年,内容包括了天堂、净土、人间、地狱等等无所不有。我仿佛漫游了天堂、净土,漫游了阴司、地狱,漫游了古代世界,漫游了神话世界,走遍了三千大千世界,攀登神山须弥山。我脑海里堆满了色彩缤纷的众生相,错综重叠,一时理不出头绪来。我置身到壁画和佛像前,一些非常抽象的东西,变得非常具体了。这包括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民族、宗教、语言、历史等等领域。”, http://www.100md.com(沉 石)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