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14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632629
杨澜:人生壮阔 不舍波澜(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养生大世界2014年第12期
杨澜:人生壮阔 不舍波澜

     世人对生活之途的设想,大多带着点梦幻的憧憬:一帆风顺、一劳永逸。可总也有些人,站在广阔海洋迎面挑战,即便波澜叠加,也更愿踏浪前行。杨澜,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初亮相:时代召唤,镁光灯下有志始担

    1990年,刚刚21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四年级的杨澜,像所有高校毕业生一样面临毕业去向,机缘巧合之下,她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面试。

    那是1990年年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央电视台作为文化传播的先驱者加大了改革步伐,首次不以播音主持专业为限,面向大学生选拔黄金档节目主持人。

    一个时代发展的背景赋予英雄露出尖尖角的机遇,时代铺设的画卷已经展开,还需要有能够书写的“画家”,而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

    在正大综艺的选聘中,历经7轮选拔、一路过关斩将的杨澜,最终被中央电视台录取,杨澜就这么“误打误撞”进了央视的演播厅。站在聚光灯下年轻的她,仰着脸,面朝着未来,无所畏惧。

    真正开始工作是困难重重的:时间紧,练习试录不到1个月节目就要开播;任务重,央视首次尝试主持人自主写稿。很长一段时间,初上主持阵地的杨澜吃饭就是泡面、累了就睡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当时也正值中国电视荧幕开放迈开步伐的初始阶段,《正大综艺》刚开播时轻松与个人化的语言方式,遭遇了不少偏激的质疑,时任政协主席的李瑞环专门指示表示支持,“让老百姓喜闻乐见有什么不好”,才最终平息风波。

    于是,《正大综艺》最终占据在央视黄金档的荧屏上,清丽知性、一副邻家女孩形象的杨澜,也带着不做作的笑靥深入了观众心里。

    细解读:敢梦高远爱自由,杨门有女初长成

    一朝名成天下知,随着节目的热播,所有人都在关注,杨澜是谁,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杨澜的童年时光是在上海的外婆家度过的。外婆是个不识字的妇女,但却有着自由思想的萌芽。外婆还是少女的时候,正是普遍裹脚的年代,但她毅然选择“解放脚”,把裹了一半的脚放开了。即使行动不便,17岁的外婆为了逃避包办婚姻,一个人乘摆渡、徒步,从绍兴的小镇一路辗转逃到上海。为了谋取生路,到一个服装厂去做女工,那是这个农村出来的十几岁女孩子唯一可以自谋生路的方式。后来,外婆与外公自主创业,在文革的时候被定为“资本家”被抄家多次。但外婆却仍保持乐观,积极面对。为贴补家用,她帮邻居做衣服、帮着菜市场剥虾仁,哪怕是谦卑的体力劳动,她也从来不嫌弃。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外婆给幼年的杨澜传递着“人遇到挫折也并不可怕,要坚强,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养活自己非常光荣”的道理。外婆的信念朴实无华,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学与心理学道理,这对杨澜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少年时代,杨澜回到北京的父母身边。虽是家里的独生女,但是同为高级知识分子的父母,对她没有半点宠溺,而是教导她: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努力,要自尊,更要尊重别人。

    杨澜的高中和大学时代,恰逢80年代末中国的思想解放高潮,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是当时普遍的氛围,大学生活给了杨澜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素材。杨澜大学第一课的讲师是许国璋教授,他说,“上大学你不看300本书怎么叫学生哪”。当时的杨澜觉得这样的目标不可思议、遥不可及,但后来竟也真的完成了,而且读书完全无关高分数或好工作的功利性,就是为了知识本身的乐趣。彼时,校图书馆是杨澜的精神家园,她的价值观也在不断的阅读中逐步建立。杨澜相信不懈的努力就会带来成功,而最大的成功不是世俗的承认,而是品尝人生的一切,最后达到心灵的安详。

    杨澜在大学时代养成的另一个爱好便是旅游,带着心灵,周游世界。有一次,杨澜省下了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的几百元钱,要和一位女同学去黄山。父母担心安全不同意。杨澜软磨硬泡,才最终成行。出游的过程很艰辛,但杨澜的自由和快活无以言表。在按部就班、半封闭的校园里长到二十岁,黄山之行使杨澜第一次认识到世界的博大,自然的神奇。那也是她第一次深切地意识到,至高的智慧不是头脑的逻辑,而是心灵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观念从此深深地植根于她的生命。黄山之行安全结束后,开明的父母便不再阻拦这个偏爱天然景致的丫头出外旅游,他们也希望杨澜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践行中找到自己对人生真谛的解读。

    急转弯:华丽转身,只为不负时光

    1993年,《正大综艺》进入第三个年头,一切仿佛都没有改变,但改变却在潜移默化中积聚着力量。时年9月,杨澜与电视台的同事一起,随同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代表团前往蒙特卡罗,全程参与申奥的实况转播。因种种原因,国人倾情付出的申奥最终遗憾失利,这带给了她内心非常大的震动。杨澜意识到,如果不跳出当下的局限,即使抬头仰视,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倚靠央视的平台和主持家喻户晓的节目,人很容易迷失自我。但相较于陶醉在当下状态,希望去看更大世界的不满足充斥在杨澜的心里,一如早期《正大综艺》的广告语“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指引,趁着年华正好,去增益学识,去开阔见闻。

    深造的决心再坚定,想到离开奋斗三年的舞台,杨澜也有不舍:“不是不留恋,但当时我更觉得,人生不能固守一次机会,我憧憬有更加丰富和充实的生命历程,去看广阔的世界,去过广阔的人生,但对于未来能够做什么,其实我当年并没有明晰的规划。”说到在《正大综艺》节目最红火的时候急流勇退这个让众人惊讶、不解,更是惋惜的决定,杨澜脸上仿佛恢复了当年的无限朝气与义无反顾。她信奉这是自由选择的淋漓畅快,也有着见微知著的预见性,“目睹国内改革开放的进展,我相信中国如果坚持开放道路,新一代年轻人要有所作为,就一定要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于是,1994年,杨澜只身一人远涉重洋,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重做学生,攻读国际传媒的硕士学位。卸下了“明星”的负担,回归朴素自然和本真。 (成晓瞳)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