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不良反应概述
药典,毒性,黏膜,毒性作用,致胃肠道损害为主的不良反应,致肝脏损害为主的不良反应,致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不良反应,致循环系统损害为主的不良反应,致泌尿系统损害为主的不良反应,致皮肤,黏膜损害为主的不良反应,致血液系统损害为主的不良反应,过敏反
宋莉中医药学防治人体疾病的原则为辩证论治,即根据人体状况表述的证候,选择相应防治方法。中药的“药物毒性”在中医药学的领城中是指药物的偏性,《黄帝内经·素问》1中记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说明正是利用药物的偏性,对应起到调节人体不平衡到平衡的作用,达到治疗功效。2015年版《中国药典》2收录有毒中药83种,其中大毒10种,有毒42种,毒31种。但是药效与毒性物质存在着复杂的辩证统一,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毒性反应存在着差异,药效与毒性物质基础也不同,甚至药毒效成分会发生角色转化,如大黄主要化合物都被报道过具有毒性,但药物评价显示:大黄含有辩证施治,超剂量或非正常用法用药等违背中医用药原则或不合理用药的情况造成了人体功能损害,可以部分归因为中药毒性效应。例如:在临床中大量服用木通或长期服用相关药物会导致机体肾功能损伤;黄芪、淫羊藿的过量使用会导致细胞突变。常用中药毒性较强的药材(生)川乌、木通、(生)草乌、朱砂、附子等部分药物需经过特殊炮制后方可入药,但若炮制方法及程度不当便会出现毒性反应。2018年,有学者综合了近70篇国内外文献与相关研究结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