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下)
三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思想基础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什么样的人才是心理充分健康的人,这历来是心理健康研究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由于人们的观点、方法不同,对此没有一致的认识。
我们认为,确立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以良好的社会适应为根据。从浅层的显性表现来说,心理健康应有下列六项特征:
1.敬业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因此,人对待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首要构成要素。只有对待生活与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全心全意的人,才能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2.乐群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群索居。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具有乐于与人共事相处的乐群意识,才能立身处世。为此,乐群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构成要素。只有具有乐于与人相处的乐群意识的人,才能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3.好学
人对社会生活的动态适应,必须依靠其内在的心理调节机制才能实现。人的心理调节机制,需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逐步建立并发展与完善。因此,好学是社会适应不可缺少的前提。只有勤于、乐于和善于学习的人,才能跟上时代发展,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4.创新
人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缔造者。历史的洪流永远向前,人类文明永不止步,创新是历史的主流。只有刻意求新,永不墨守成规的人,才能对川流不息的历史潮流,做出良好的适应。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社会的革新周期大大缩短,合作与竞争日益加强,创新特性的作用日益突出。
5.坚忍
任何工作、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总是艰难而曲折,只有在困难面前永不畏惧、毫不动摇、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人,才能事业有成,才能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6.自制
人的需要及欲望是多种多样的。人不能无欲,也不能禁欲。人的欲望的满足,必须受制于社会规范。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诱因,并引起内心的冲突或多种相对立的动机斗争。人需要依据社会规范的要求,来制止那些不正当的欲念。因此,自我克制能力是节制欲念、良好适应社会所不可缺少的特性。
上述六项品质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组成一个良好适应的调节系统。它们各有不同的层次,随着相应经验的获得,以及心理调节结构的构建而不断发展。
(二)心理健康的思想基础
从心理的结构观点来说,上述六项显性特征,受主体更为内在的隐性的思想意识制约。直接制约上述六项特征的思想意识,有以下几方面:1.个体对社会的意识,其中包含对社会与事业的认识及其情绪体验;2.个体对群体的意识,其中包含对群体的看法,以及在群体社会中的实际感受;3.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即自我意识,包含对自我潜能的评估,对自尊、自爱、自强、自理等的认识与体验。
上述三种意识,受制于主体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以上可称为我们对于心理健康的结构观。
四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重要性与实施途径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简而言之,即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依据我们所倡导的教育的系统观点,任何教育都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是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出发,通过有关心理健康经验的传递而确立的一种人际交往系统。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人际交往系统,同其他教育一样,都是由教育者、学习者和所要传递的有关心理健康的经验组成的统一体。在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施教的教师,一般称为“辅导员”、“咨询员”或“心理医生”;受教的学生则可称为“求助者”、“垂询员”或“心理疾患者”。这些说法,目前仅是我们针对这一领域中的混乱观点而提出的一种说法,尚未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要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心理健康并不是人本主义学者马斯洛、罗杰斯所说的那样,是人自身固有潜能自我实现的结果。我们从心理的能动反映论出发,坚持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社会适应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构建活动,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心理调节机制的基础上实现的。人固有的,依靠自我实现而形成的,仅是实现自然适应的生理调节机制,不是实现社会适应的心理调节机制。心理健康有待于完善自我的心理调节机制的构建。心理健康必须通过学习以及相应的社会适应经验的获得,相应的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才能实现。
2.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功能是通过有关心理健康经验的传递而实现的。因此,在教育系统中,所传递的经验内容本身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任意的,必须是适当的。因此,未经专门训练,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人,决不能充当“辅导员”、“咨询员”、“心理医生”或“治疗员”。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一种双边双向的协同互动过程,其成效取决于互动双方的主动性。这是强制灌输或放任自流的“自由学习”所不能奏效的。
其次,必须了解当前心理疾病防治的迫切性。由于当前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心理负荷增加,心理疾病越来越多。例如,1987年美国精神医学会公布的心理异常的名称就多达200多种。
另外,从当前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根据国内各地进行各级各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可以得出这样几点结论:
第一,国内各地区各级各类学生,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不良问题。轻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分布较广。
第二,具有这样或那样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占相当大的比重。有调查显示,竟高达百分之三四十。据一般估计,最低不下于百分之二十五。
第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趋势是,据个别地区(浙江省杭州市)调查发现,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存在扩大趋势。
第四,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一般是轻微的,但也有极其严重的,如拦路抢劫、伤人、强奸甚至杀人等等,已给社会带来种种不安因素。这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绝对不能忽视,否则将对年青一代造成极坏的影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心理健康不良的原因来看,绝大多数并不是原发性的或身源性的,即不是生理型的,也就是说,不是由于生理上的先天不足或后天创伤造成的。与此相联系,绝大多数心理异常是属于继发性的或心源性的,即心因型的,也就是由种种心理适应不良,或心理障碍造成的。
在继发性的心因型不良类型中,就其发生根源来说,又可分为师源性的与学源性的两种类型。所谓师源型,指的是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源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举止不当。例如一些教师,严重缺乏应有的教育素养,谩骂、讽刺、挖苦学生,严重挫伤其自尊心、自信心与进取心,有的甚至对学生实施残酷、野蛮的体罚与变相体罚等等。
所谓学源型,指的是心理适应不良的根源来自学生自身。一些学生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而表现出怯懦、粗暴,或种种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如欺骗、说谎、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甚至拦路抢劫、伤人、杀人等等。
可见,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学校究竟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尚无公认的模式。我们认为,从学生心理障碍以及心理疾病的防治出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可以有以下三种:
1.心理辅导 主要传递预防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所需的知识、技能及技术。
2.心理咨询 传递治疗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技术。
3.心理治疗 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消除各种心理疾病。
(本文作者冯忠良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姬系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教科院研究所研究人员。) (冯忠良 冯 姬)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什么样的人才是心理充分健康的人,这历来是心理健康研究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由于人们的观点、方法不同,对此没有一致的认识。
我们认为,确立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以良好的社会适应为根据。从浅层的显性表现来说,心理健康应有下列六项特征:
1.敬业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因此,人对待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首要构成要素。只有对待生活与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全心全意的人,才能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2.乐群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群索居。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具有乐于与人共事相处的乐群意识,才能立身处世。为此,乐群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构成要素。只有具有乐于与人相处的乐群意识的人,才能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3.好学
人对社会生活的动态适应,必须依靠其内在的心理调节机制才能实现。人的心理调节机制,需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逐步建立并发展与完善。因此,好学是社会适应不可缺少的前提。只有勤于、乐于和善于学习的人,才能跟上时代发展,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4.创新
人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缔造者。历史的洪流永远向前,人类文明永不止步,创新是历史的主流。只有刻意求新,永不墨守成规的人,才能对川流不息的历史潮流,做出良好的适应。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社会的革新周期大大缩短,合作与竞争日益加强,创新特性的作用日益突出。
5.坚忍
任何工作、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总是艰难而曲折,只有在困难面前永不畏惧、毫不动摇、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人,才能事业有成,才能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6.自制
人的需要及欲望是多种多样的。人不能无欲,也不能禁欲。人的欲望的满足,必须受制于社会规范。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诱因,并引起内心的冲突或多种相对立的动机斗争。人需要依据社会规范的要求,来制止那些不正当的欲念。因此,自我克制能力是节制欲念、良好适应社会所不可缺少的特性。
上述六项品质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组成一个良好适应的调节系统。它们各有不同的层次,随着相应经验的获得,以及心理调节结构的构建而不断发展。
(二)心理健康的思想基础
从心理的结构观点来说,上述六项显性特征,受主体更为内在的隐性的思想意识制约。直接制约上述六项特征的思想意识,有以下几方面:1.个体对社会的意识,其中包含对社会与事业的认识及其情绪体验;2.个体对群体的意识,其中包含对群体的看法,以及在群体社会中的实际感受;3.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即自我意识,包含对自我潜能的评估,对自尊、自爱、自强、自理等的认识与体验。
上述三种意识,受制于主体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以上可称为我们对于心理健康的结构观。
四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重要性与实施途径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简而言之,即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依据我们所倡导的教育的系统观点,任何教育都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是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出发,通过有关心理健康经验的传递而确立的一种人际交往系统。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人际交往系统,同其他教育一样,都是由教育者、学习者和所要传递的有关心理健康的经验组成的统一体。在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施教的教师,一般称为“辅导员”、“咨询员”或“心理医生”;受教的学生则可称为“求助者”、“垂询员”或“心理疾患者”。这些说法,目前仅是我们针对这一领域中的混乱观点而提出的一种说法,尚未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要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心理健康并不是人本主义学者马斯洛、罗杰斯所说的那样,是人自身固有潜能自我实现的结果。我们从心理的能动反映论出发,坚持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社会适应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构建活动,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心理调节机制的基础上实现的。人固有的,依靠自我实现而形成的,仅是实现自然适应的生理调节机制,不是实现社会适应的心理调节机制。心理健康有待于完善自我的心理调节机制的构建。心理健康必须通过学习以及相应的社会适应经验的获得,相应的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才能实现。
2.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功能是通过有关心理健康经验的传递而实现的。因此,在教育系统中,所传递的经验内容本身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任意的,必须是适当的。因此,未经专门训练,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人,决不能充当“辅导员”、“咨询员”、“心理医生”或“治疗员”。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一种双边双向的协同互动过程,其成效取决于互动双方的主动性。这是强制灌输或放任自流的“自由学习”所不能奏效的。
其次,必须了解当前心理疾病防治的迫切性。由于当前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心理负荷增加,心理疾病越来越多。例如,1987年美国精神医学会公布的心理异常的名称就多达200多种。
另外,从当前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根据国内各地进行各级各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可以得出这样几点结论:
第一,国内各地区各级各类学生,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不良问题。轻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分布较广。
第二,具有这样或那样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占相当大的比重。有调查显示,竟高达百分之三四十。据一般估计,最低不下于百分之二十五。
第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趋势是,据个别地区(浙江省杭州市)调查发现,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存在扩大趋势。
第四,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一般是轻微的,但也有极其严重的,如拦路抢劫、伤人、强奸甚至杀人等等,已给社会带来种种不安因素。这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绝对不能忽视,否则将对年青一代造成极坏的影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心理健康不良的原因来看,绝大多数并不是原发性的或身源性的,即不是生理型的,也就是说,不是由于生理上的先天不足或后天创伤造成的。与此相联系,绝大多数心理异常是属于继发性的或心源性的,即心因型的,也就是由种种心理适应不良,或心理障碍造成的。
在继发性的心因型不良类型中,就其发生根源来说,又可分为师源性的与学源性的两种类型。所谓师源型,指的是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源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举止不当。例如一些教师,严重缺乏应有的教育素养,谩骂、讽刺、挖苦学生,严重挫伤其自尊心、自信心与进取心,有的甚至对学生实施残酷、野蛮的体罚与变相体罚等等。
所谓学源型,指的是心理适应不良的根源来自学生自身。一些学生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而表现出怯懦、粗暴,或种种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如欺骗、说谎、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甚至拦路抢劫、伤人、杀人等等。
可见,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学校究竟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尚无公认的模式。我们认为,从学生心理障碍以及心理疾病的防治出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可以有以下三种:
1.心理辅导 主要传递预防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所需的知识、技能及技术。
2.心理咨询 传递治疗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技术。
3.心理治疗 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消除各种心理疾病。
(本文作者冯忠良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姬系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教科院研究所研究人员。) (冯忠良 冯 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