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200537
中学生违纪行为心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第12期
     1投机心理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学生每时每刻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需要,当他们的需要与学校的要求相违背,并且认为实现这种需要不会受到惩罚或可能性较小时,投机心理就产生了。在投机心理的支配下,学生就出现了违纪行为。

    2轻视心理

    这种心理支配下的学生在主观上并没有故意违,反校规的意图,而是对某些违纪行为和后果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某种暂时需要的支配下,一旦做出违纪行为,又受到惩罚时,往往追悔莫及。

    3宣泄心理,又可称为情绪释放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心理受到压抑,形成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找途径发泄。有的学生通过正当的渠道,如竞赛、体力劳动、找知心人诉说、恸哭等形式得到排解,有的学生则在一定外界因素的引发下通过违纪行为进行发泄。

    4寻找刺激的心理

    适当的刺激能使人的神经兴奋,从而产生快感,达到心理满足。中学阶段是人神经系统发育的高峰期,对刺激要求的域值和频率比成年人高,由于学生生活规律性强,在正常条件下,当他们对刺激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个别学生则通过轻微的违纪行为,获取短暂的心理紧张,来满足对刺激的需求。

    5呈强心理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渐渐增强,在生活中努力寻求自我实现和自我体现。有的学生通过在学习、工作和活动中取得好成绩,达到自我表现的目的。有的学生则在这些方面很难显示自己,于是就通过做出超出日常规范的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以达到心理的平衡。

    6从众心理

    个人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为减少心理上的冲突,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而取得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种心理被称为从众心理。它的产生与从众者立场不坚定、缺乏自主能力有关,这种心理一旦表现在违纪上,则形成团伙违纪行为,危害极大。 (李宣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