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200336
能力与品德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1)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7期
     [编者按] 冯忠良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点创建人,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等职,现任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获国务院特殊贡献奖和高等师范学院教师奖。发表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智育心理、德育心理等方面的专著、论文40余种,并十余次获奖。

    冯忠良教授虽已经年逾古稀,但他一直关心并积极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近我们走访了冯教授,听取他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冯教授提出的“能力与品德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的观点,对我们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有启发。

    记者:冯教授,您好。我们知道您长期致力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在这方面您的论著颇丰,造诣颇深。您能否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谈谈您的看法?

    冯教授:可以。你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办得很好,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办了一件好事,希望你们越办越好。近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当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势头是好的,方向是正确的,路子是对的。但是,也不能说一点问题都没有。

    记者:您认为,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冯教授:我认为,首先还是要提高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认识。心理健康是人类个体对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高级适应状态。所谓适应,实质上是有机体对环境影响的调节功能。心理健康则是人类个体对社会影响所作出的一种调节功能。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来说,乃是事业成功之本,幸福之源,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是主体在面临来自环境的挑战时,能充分利用其心理机制的调节潜能,作出适应性的行为和活动的抉择。人生在世,将会不断地面临境遇的挑战,只有心理上的强者,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事业越大,困难越多,越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乃人生幸福之源。从心理健康的社会作用来说,心理健康乃是强国之本。因为人民乃国之根本,只有全民心理素质的提高,一切财富的创造才能有充分保证。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优秀民族,在于其具有勤劳、勇敢、好学、创新等特质,在于全民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全民心理健康,全民心理素质水平高,乃是国家兴旺发达之源,富强之本。只有从这样一个高度认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才有可能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有些地区、有些学校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够积极、不够主动,我看主要是他们对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作用认识还不到位。

    记者:您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什么?

    冯教授:什么样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这历来是心理健康研究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对此没有一致的认识。

    我认为,确立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以良好的社会适应为根据,从浅层的显性表现来说,心理健康应有下列六项特征:

    第一,敬业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因此,对待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首要构成要素。只有对待生活与工作具有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全心全意投入的敬业精神的人,才能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第二,乐群 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具有乐于与人共事相处的乐群意识,才能立身处世。为此,乐群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构成要素。只有具有乐于与人相处的乐群意识的人,才能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第三,好学 人对社会生活的动态适应,必须依靠其具有内在的心理调节机制才能实现。人的心理调节机制,需通过不断学习以及经验积累,才能逐步建立、完善与发展。因此,好学是社会适应不可缺少的前提。只有具有勤于、乐于和善于学习的好学精神的人,才能跟上时代发展,对社会生活作出良好的动态适应。

    第四,创新 人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缔造者。人类文明永不止步,创新是历史的主流。只有刻意求新,永不墨守成规的人,才能对历史潮流,作出良好的适应。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社会的革新周期大大缩短,合作与竞争日益加强,创新特性的作用日益突出。

    第五,坚韧 任何工作、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总是艰难而曲折,只有在困难面前永不畏惧、毫不动摇、顽强拼搏、具有坚韧性的人,才能事业有成,才能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第六,自制 人的需要及欲望是多种多样的。人不能无欲,也不能禁欲,但不能纵欲,必须节欲。人的欲望的满足,必须受制于社会规范。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诱因,并引起内心的冲突或多种相对立的动机斗争。人需要依据社会规范的要求,来制止那些不正当的欲念。因此,自我克制能力是节制欲念,良好适应社会所不可缺少的特性。从简约化来说,可以把后四项的好学、创新、坚韧与自制,概括为进取。

    上述六项品质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个良好适应调节系统。随着相应经验的获得,以及有关心理调节结构的构建,心理健康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记者:您如何看待心理素质呢?

    冯教授:关于心理素质的内容和结构问题,学者们有争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心理素质是指非智力心理因素。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从根本上说,人的心理素质可以概括为能力素质与品德素质。

    记者:能谈谈您的理由吗?

    冯教授:能力与品德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也是教育及教学所追求的中心目标,因而是教育理论最关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教育与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观点与策略。可以认为,这是教育理论中最深层的问题。能力与品德的实质虽然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很不一致。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先验论观点,把能力与品德看作是生来就有的,同个体经验无关。唯知论观点,把能力与品德说成由知识构成,认为是认识活动的产物,是个体的认知经验。合金论观点,认为能力与品德是先天的东西与后天的东西融合的产物。

    记者:您的观点是什么呢?

    冯教授:我先说能力。要澄清能力的实质,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前提。首先必须坚持把能力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特性来考察。确切地说,必须把能力作为对活动进程直接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个体心理机制来考察。这样就可以避免把能力与生理因素、先天因素相混同,避免把能力与其他个体心理特性相混同,也可以避免把能力实质简单化为个体经验的实在。其次,必须坚持把能力的实质与其形成、发展的条件相区别,从而避免模糊能力的本质。

    把能力作为个体的一种心理特性来考察,在原则上属于经验范畴。心理的东西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发生的。人生来根本不存在心理特性,能力作为个体心理特性是生活、活动的产物,是一种个体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于能力的经验论的观点,在原则上是可取的。但是,把能力混同于知识,是能力实质简单化的观点,不足 (心 策)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