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200268
从“莫扎特效应”谈起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9期
     一、“莫扎特效应”的含义

    莫扎特(W.A.Mozart 1756~1791)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作曲家,“莫扎特效应(Mozart Effect)”是法国心理医生拖麦提(A.Tomatis)编撰出来的一个术语。拖氏认为,在各种形式的乐曲中,莫扎特的音乐对人体有很强的治疗效果。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生理心理学家的一项实验研究,证实了“莫扎特效应”。该研究的被试是一些大学生。在实验中测试者让学生们先聆听一会儿莫扎特的奏鸣曲,这些学生就会在随后的时空推理智力测验中的得分大有提高。

    1993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家劳舍尔(F.H.Rauscher)等人发表在自然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中,承认了音乐对智能的影响。接着,美国教育界发表了许多关于音乐直接影响智力的文章,包括《莫扎特使你更聪明》、《莫扎特让你大脑活跃起来》、《对音乐与大脑的研究结果》等学术论文。研究者要使读者们相信,接受广博的传统音乐教育,特别是莫扎特音乐,既能够改善学龄儿童将来的数学分数,也可以提高他们在学术态度测验(SAT)上的得分,甚至可以使智力一般的儿童发展成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学术界名人。

    进入90年代后期,包括劳舍尔在内的许多研究者,对他们开发了这样一个提倡“莫扎特效应”的新事业并不乐观,因为美国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书籍、CD软盘和网上的音乐宣传,所有这些似乎有点夸张了音乐对儿童智力开发的作用。但劳舍尔依然相信,由于对学习音乐实际作用的强烈宣传,音乐的智力开发作用对于美国的父母亲、教育者,以至政界人士都产生了一种诱惑力。比如,政界的米勒(G.Z.Miller)先生就基于他对这些宣传的理解,请示美国州议员为本州所有新生儿购买一套传统音乐的CD软盘,以求达到对新生儿的早期智力开发目的。

    专家特别指出,“莫扎特效应”这个术语一开始是指个体在聆听莫扎特奏鸣曲后立即显现出的、在视觉空间测验分数上的提高。后来,这一术语也包括了音乐教育对于学生各种智能表现上的积极作用。西方学者对于学龄前儿童、幼儿园儿童和小学儿童的教学研究揭示,接受钢琴教学的儿童在时空测验上的得分要明显高于未接受训练的常态儿童。

    劳舍尔最近(2002年)发表的文献引发了研究者和教育者共同思考以下这样一些问题:

    (1)在乐器训练与儿童时空推理上的研究有哪些新的发现?

    (2)若要加强儿童的时空能力,儿童开始参与乐器训练的最佳年龄应在什么时侯?

    (3)音乐对于人类认知发展的影响是怎样的?

    (4)音乐对儿童认知发展究竟有怎样的影响?

    (5)加强儿童的时空推理能力能增强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吗?

    (6)这样的研究结果体制上对教育有着哪些影响?

    首先让我们领会一下“时空能力”的真实意义。心理学者认为,我们每一位健康人士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时空智慧。比如,一个人要推着自己的扶手椅绕过墙角,进入走廊,这个人就得在他推动之前考虑这一过程的实际形象。即使是动物,也具有一定的空间推断本领。发展心理学者相信,在空间感应能力上有高度发展的儿童,往往有可能成长为设计师、雕刻家、工程师、图形设计者、画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音乐学家。

    二、赫特蓝的实验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赫特蓝(L.Hetland)女士在2000年发表了一项关于儿童乐器训练与时空能力因果关系的分析结果。她用大量可信服的测量数据说明,音乐训练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赫氏因此有把握地断言: “积极的音乐教学能够增进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时空表现能力,接受这种教学的儿童可以是刚刚开始学习音乐或者已经持续了两年的儿童。音乐学习在他们智能的发展上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赫氏研究分析的主要结果是,音乐教学提供了积极的能力倾向,这是导致儿童时空能力测验分数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为了考察这种效应是否对低年龄儿童的作用更为突出,她详细比较了幼儿园3~5岁和小学6~12岁儿童在接受音乐教学后的各种智能测量分数。结果显示,丰富的音乐教学能够使儿童空间能力增强,并且在学龄前儿童的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下面是赫氏音乐教学研究过程的内容介绍:

    1 幼儿园时期

    该实验的被试是威斯康星州两个公立小学里的四个幼儿园辅导班的儿童。在测试时儿童被分成两组,一个是实验组,也称键盘组(keyboard group),他们将要接受钢琴键盘学习;另一个是正常组,也称无音乐组(no music group),他们没有音乐学习。这两组儿童接受同样的日常生活教育。在音乐教学前,让两组儿童都接受了两个时空任务测验、一个解决问题测验、一个堆积木测验和一个图形记忆测验。

    实验教学开始后,实验组儿童每周接受两次音乐学习,课时是20分钟的钢琴键盘练习,课程内涵很广泛,还包括演唱,听力、音乐意念、即席创作和键盘表演等项目。整个教学过程为期8个月。与此同时,正常组的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定期的活动和游戏,他们与实验组的主要差异是不接触钢琴键盘。

    对于接受音乐教学的儿童在能力上的提高这一现象,西方心理学家还采用“霍桑效应(Hawthorneeffect)”进行解释。霍桑效应是指:每当一种新的东西进入学生的课程学习中时,都会在学生行为变化和能力上产生增强、激进的作用。

    2 小学一年级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赫特蓝女士的研究范围开始扩大,她把被试儿童分为三组。第一组,幼儿园有过一年的音乐课程,在小学一年级不再接受音乐教学;第二组,幼儿园有过一年的音乐课程,在小学继续接受音乐教学;第三组,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都没有接受音乐教学。

    为期一年的音乐教学完成以后,赫特蓝女士对所有儿童进行智力测量,将第一组和第二组儿童的测试结果与第三组儿童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第一组高于第三组,但差异不很明显;第二组高于第三组,而且差异显著。这似乎在暗示我们,第一组只是经受过一年音乐训练的儿童,音乐在对其时空能力的开发起的作用不太明显。

    3 小学二年级

    进入小学二年级,赫特蓝女士让上述全部被试儿童都接受为期一年的钢琴音乐键盘教学。因此,三个被试组音乐教学接受情况分别是:第一组,幼儿园时接受过,小学一年级未学,小学二年级接受(两年学习组);第二组,幼儿时接受过,小学一年级接受过,小学二年级也接受过(三年学习组);第三组,幼儿园时未学,小学一年级未学,小学二年级接受(一年学习组)。

    赫氏对音乐教学完成后儿童的能力测验做了元分析(meta-analy-sis),并进行了详细统计,其结果是这样的:

    第一组(两年学习组)能力增长37%,第二组(三年学习组)能力增长了14%,第三组(一年学习组)能力无增长。也就是说,在三年时间内,前后两年接受音乐教学的儿童,其智力发展最明显;而连续三年接受音乐教学的儿童,智力有所发展,但不是特别明显。

    对于连续三年接受音乐学习的儿童,在能力上的增长不是特别明显的情况,西方心理学家采用“最高限度效应(Ceiling effect)”进行解释。最高限度效应这里是指音乐训练已经激发了被试者的最大潜能,所以他们以后的进步就会逐渐缓慢。

    西方学者关于音乐学习效应的理论的确是丰富多彩,他们把音乐学习看作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每个人可以通过掌握节奏和旋律对学习内容进行编码,从而提高学习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他们也把接触音乐看作是一种开发脑力的工具,他们认为音乐可以唤起儿童特殊神经通路,增强智力。

    由此看来,西方心理学者在音乐对儿童智力开发的研究上做了许多工作,使人们相信:学习音乐,特别是低年龄儿童学习音乐,对他们的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也提示我们,我国的教育者应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和研究上付出更多的努力,为我国儿童的能力开发创造良好条件。

    栏目编辑/于 洪 (周 林 俞慧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