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200278
第三部分 中小学生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2)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9期
     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我评价能力较低或偏高

    不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确评价,主要表现:①缺乏自信。②常常对自己不满。③不敢单独接受任务。④与同伴不敢进行正当的竞争。这些儿童常伴有自卑、自暴自弃等情绪体验。另外有些儿童则对自己的评价过高,主要表现:①往往用别人的短处与自己的长处相比。②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经常固执己见,有了错误也不愿承认。③狂妄自大,孤芳自赏。

    2以自我为中心

    主要表现:①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从不顾及他人的利益。②不关心他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同情心,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经常以自己的好恶来论人、论事,并且自以为是,甚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3 自制能力较弱

    主要表现:①感情用事,情绪波动大。②做事情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③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④经常不完成作业等。

    4抗挫折能力较低

    主要表现:经不得一点委屈和失败。如受到教师批评后,回家不吃不喝,用赌气来发泄不满;评选时因榜上无名,回家后又哭又闹,失去常态;因交友或与集体的冲突而萌发出走念头,个别学生甚至自虐、自伤,以致产生轻生念头等。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提高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从中学教育实践角度来看待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至少可以作以下几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心理健康是一种教育形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一样,属一种教育形式。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教育方法。从实际性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教育方法。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教育过程。确实,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在中小学没有打好心理素质基础的人才是有缺陷的人才,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中学教育应当尽快“补”上这一课。

    中学生是长身体、长智慧的重要时期,也是获取知识、培养兴趣、锻炼能力、发展个性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各方面都不太稳定,尚未定型,如果教育不当,很容易引起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引起中学生人格障碍。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二)建设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1选聘、培养优秀教师作专兼职心理辅导员

    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心理科学的特殊性要求,心理辅导专兼职教师在专业方面需接受系统专业训练,获得资格证书,以具备一定的心理科学知识,并掌握某些心理行为的矫正技术等。在个人修养方面,心理辅导教师要热爱学生,愿为学生服务,心理稳定,处事成熟,能与人合作,富有责任感,有一定的教育经验。一个优秀心理辅导教师的品质包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像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流畅的言语表达能力,还要有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

    2培训班主任,增强班主任的心理辅导意识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导师,生活的益友,做人的楷模,心理的保健医生。学生的心理困惑大多是求助于班主任,如果班主任能自觉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巧,去点拨学生的心灵,那将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深入开展的保证。对班主任培训的目标是:一是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让班主任充分认识到,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创设班级民主气氛。四是要求班主任学会设计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

    (三)慎用心理测量工具

    1对于心理测量,要有正确的使用目的

    任何心理测量都只是一种鉴别被试心理特点的手段,而不应该成为最终目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心理测量,只是希望借此了解被试的心理特点,从而在智力、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帮助他们加以改善。因此,心理测量应成为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后继的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做准备的一种手段,而不应该为测量而测量。

    2从事心理测量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资格

    心理测量工作人员应具有比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能清楚了解每个测验的适用性及其意义;能根据被试人的情况及测量的目的,选择正确的量表进行测验;在测验的实施过程中,能严格按照使用手册的要求,给出适当的指导,对被试人的回答给出适当的反应;能了解和控制整个测量的情景,减少测量误差;能较客观地对被试人的答案进行记分;懂得如何正确地解释测验分数。

    3保证心理测验量表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心理测验量表是心理测量的基本工具。心理测验量表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信性。要保证在心理测量中所选用量表的科学性与适用性,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某个量表在同类测验表中的权威性

    心理测验量表的编制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必须要由相应领域的心理学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化程序来进行,并要经过大量的实际测量的检验,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修订。

    (2)某个量表与测量目的、测量对象的适用性

    某种量表只能对某些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因此,使用者要明确希望了解被试的哪些心理特点,并选择能对这样一些心理特点进行测量的量表。

    (3)某个量表常模的适用性

    常模是解释测量结果的依据,标准化的、有代表性的常模,对于正确反映被测试人的心理特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常模都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在选择量表时,必须要注意该量表的常模是否适用,包括是否有被试人所处地域的常模和该常模的修订时间。若一个常模较旧,用这个常模所解释的测量结果,其准确性往往会受到怀疑。

    4正确使用和解释测量结果

    正确地解释和应用心理测量的结果,这也是当前的心理测量应用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能否正确应用心理测量的结果,如何解释测量分数,对于心理测量效用的发挥,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心理测量的结果,应该是作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依据,教师可以根据测量结果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工作。至于测量的结果,应该不让学生本人或其他学生知道;对于学生家长,也应该是有选择地告知,以利于协助教育。这样处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比较有利的。

    为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展开,经过总结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在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明确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单纯心理问题矫正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认清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预防胜于治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当务之急是转变教育观念,认清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坚持学生心理各要素的协同发展。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应融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融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心理健康教育课必须改变以往的学科课程模式,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心理学概念。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在心理咨询室里,而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并且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心理氛围。

    第三,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建立必要的学生心理档案和进行必要的心理测评

    如何科学地使用一些心理测量技术手段,应当在心理学专家、教授的指导下使用,并由专家教授指导得出结论,要充分认识到心理测量工具的针对性、局限性和规范性。

    栏目编辑/于 洪 (曲连坤 傅 荣 王玉霞)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