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200258
继往开来 与时俱时 大力推进辽宁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7)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10期
     上,也经常会写上各种批语:“你的进步可真大呀!”“下次一定会比这次考得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哎呀,你要努力了!”这些批语以一种激励、一种幽默、一种期待走进学生的心里,调节着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的确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 迂迴教育,宽容处之,留给学生自悟、自育的机会

    教育者要对教育对象产生错误、过失的原因,给予充分的理解。对教育对象的问题,不能采取就事论事的直接说教,而是应通过心理暗示、启发联想等手段,给学生留下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通过观察、思考,进行自我教育。

    我的班上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为一个市三好学生的名额进行激烈的竞争,落选的学生因心存嫉妒,恶语中伤人选者。人选者感到委屈、愤恨。班会课时,我在黑板上写下这首诗: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

    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

    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

    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我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学生各抒己见。这两位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教育。不几日,他们又和好如初。不要小看这件事,这件事帮助他们建立了健康的心态,让他们学会了用良好心态面对竞争。

    4 体验成功,品尝快乐,培养学生进取、乐观的精神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育对象在亲身经历中获得情感体验以及真切的感悟,特别是对待“后进生”,首先要抱正确的态度,要正确地看待他们。他们的后进并非一成不变,在他们身上也会有潜在的闪光点。班主任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寻找和挖掘他们上进的火花。一旦发现,就要充分肯定,大力扶植。要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的优点得到发扬光大。

    我班上有个学生,不守纪律,成绩较差,但我发现他电脑学得很好。我把整理学生电话及家庭地址的任务交给他,不几天,一份很漂亮的表格送到我手里。他还热情地为每人复印了一份。这一举动改变了同学们对他的态度,大家称赞他、感谢他。他体验到了成功,品尝到了快乐,获得了自信,产生了向上的动力。

    总之,无为教育常表现为无言与无形,是教育艺术的高层次表现。教师要巧妙设计,从创设情境到引导经历,从教化进入悟化,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或阳光普照启悟心灵,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的感觉、新的体验,得到精神的升华,灵魂的净化。

    关注中学生心理社会化问题

    孙贞锴

    说到中学生,我们常会以少年气盛、梦幻、未来之类的词语来加以形容。其实,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各种社会风尚、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已逐渐在中学校园里渗透、磨砺和碰撞,中学生心理社会化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正日益凸现出来。

    一,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的成因,内涵

    心理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心理发生的积极的、有规律的、持续的变化过程。处于儿童期渐向青年期过渡的中学生,随着认知水平提高,社会性情感得到显著发展。同时,现代社会对中学生的影响也逐步加深。中学生试图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并从中寻求自我发展的欲望不断提升。与社会共通共融的心理发展走向和现实生活视野,是形成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内外条件。

    所谓中学生心理社会化,就是指中学生在成长历程中对社会因素渐进敏感,并且力图认识、营造和改善自身所属的“社会圈落”,从而建立起一种自我“成人意识”的心理发展状态。

    二、中学生心理社会化的矛盾表现

    中学生心理社会化是一种青少年成长中的特殊心理现象。这种不定型的心理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但与成人成熟的社会化心理尚有很大差别,其表现特征上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系列矛盾。

    (一)社会评价能力提高和缺乏社会责任感之间的矛盾

    随着中学生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及其在社会、集体中地位的变化以及理想水平的提高,他们开始寻求一种“成人感”,逐渐具备了初步的社会评价能力,并且这种评价能力随着在校内校外所见、所闻、所想的增多而不断提高。他们开始从行为动机、道德面貌等方面来评价身边的人和事,而且评价标准带有很浓的理想化色彩。但是其评价行为的出发点很大程度上不是出于自发的社会责任感而是源于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企求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呵护面,而很少从符合社会利益与否的角度评判其人其事的对错,而且评价水平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一旦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就会明显呈现出一点——评价自我的能力落后于评价社会和他人的能力,且评价中相应的社会责任意义则更为淡化。

    (二)自立意识发展和自恋意识浓厚之间的矛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青少年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建立自我确认,排除自我迷惘。在此期间,人们要思索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塑造自我。中学生在“成人感”支配下,积极活动于青少年“社会圈”中,试图摆脱成人的约束和干涉,在言行上追求一种理想的社会自由性,并从各方面来表现自己的能力,让人们注重自己,承认自己。这种自立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

    但是,由于长期生活在家庭“温室”中,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还是比较脆弱的,真正意义上的个性稳定性尚未形成,也缺乏自制力和忍耐力。在这种情况下,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总是存在一定差距,而在面对一些棘手问题或所求利益未合心愿时,他们就会本能地退缩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围墙”内:一方面对社会和他人又产生依赖;另一方面在处理人际关系及其中的利益冲突时,缺少社会协调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常会强加于人,此即典型的“自我中心意识”。自我中心意识容易使中学生在社会中失去自我平衡,甚至走向心理社会化的逆反方面,如厌学、厌世等放纵自我的极端。

    (三)自觉竞争意识与逞强、保守意识之间的矛盾

    时代的变化使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广大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对此已有一定认识,同时缘于家庭对子女各方面尤其是在升学竞争中期望值的升高,中学生已初步树立起立足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自觉竞争意识。他们或多或少为自己设立了一定的目标,并在相应的层面努力表现自我,追求成功的体验,以获取他人的认可甚至推崇。可是,有的中学生有时为了过分展露自我,又会做出超出日常规范的行为——逞强好胜,即以一种反常的形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有的中学生在自我奋斗中受到挫折,则易产生动摇、知难而退,变得意志消沉。

    纵然大部分中学生接受和认同自觉竞争观念,看重在社会发展中个人选择的自由,但他们普遍不太愿意面对挑战与冒险,多是以传统 (吴文菊等)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