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200239
我会成功的(1)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10期
     (主题) 让学生参与,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o

    [地点) 长春市一家教育研究机构科普班。

    [目标) 利用科技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并让学生在紧张情境中,勇于挑战,敢于承认自己的失败,相信自己—定能成功。

    [选材)瑞林球(rollingball),即滚动的球,是科普班在《重力》那节课引进的教具。它能通过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使小钢球沿着钢棒由低向高运动,学生们在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之后,可以边玩边体会重力和惯性的作用。由于球架底部有不同分值的小孔,于是学生们可以比赛,看谁的球滚得最高。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5分,如果球没掉进小孔中,就得从总分中扣掉10分。要使球滚到100分,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把握好两根钢棒开合的速度和角度。这一活动往往是越急躁越玩不好,越紧张越玩不好。所以,随着学生们技巧的不断娴熟,科普班定期开展瑞林球大赛,对学生们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

    [活动过程)

    比赛时,学生们都要参加,每人打10次,每次所得的分数加起来便是最后的总分。教师会安排一名学生报次数,一名学生报分数,其他的学生、教师,还有家长(科普班允许并欢迎家长来听课)全都一声不吭地看着比赛的学生。当他走到教室中间放着瑞林球的桌子旁边坐下时,教师很有可能会来到比赛学生的面前,盯着他的眼睛,握住他的手,一板一眼地对他说:“别紧张,放松,等你什么时候平静了,就什么时候打,不要着急。”说完,教师会走到后面去,再问:“可以了么?那好!张某某计次数,陆某某计分数,开始!”

    参加比赛的学生会发现,在下面练习的时候,一打一个100分,可在比赛中,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好不容易球滚上来了,可它偏偏没掉进孔里,得扣10分!想平静一会儿,可那么多人瞅着你,脸会不由自主地发烧,心开始怦怦直跳——这是怎么了?

    原来,教师在跟学生们打一场“心理仗”。整个教室静悄悄的,参加比赛的学生是众人注意的焦点。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过去,坐下来,进行一番“表演”,这本身已够他紧张的了,教师再进行一番严肃认真的“安慰”,盯着他的眼睛让放松。能放松的下来吗?其实,教师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就是给学生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让学生们在紧张的环境中,学会调节、放松,并逐渐适应。这正是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课的目的之一。等学生们能做到荣辱不惊,不骄不躁,能不为外界环境所干扰,心平气和地打瑞林球时,也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一轮比赛下来,冠军产生了,但比赛并未真正结束,还要进行激烈的“冠军挑战赛”。一次比赛就定输赢,学生们不服气,要向冠军挑战!那好,挑战胜利的,有奖励,挑战失败的有惩罚! “惩罚?”有的学生犹豫了。

    “什么惩罚啊?”

    “先不告诉你们,反正很严厉,你们还敢挑战吗?”

    “敢!”一个学生把手举得老高。

    “你就不怕受惩罚吗?”

    “不怕!我还有可能赢呢!”

    “好!非常好! ‘还有可能赢啊!’薛某某要挑战了!还有没有其他同学要挑战的?”

    又有一些学生坚定地把手举了起来。当然,总有一些学生不敢举手挑战,先别着急,教师会一点一点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让他们主动挑战的。

    挑战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这时候,学生们往往会超常发挥,因为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更能激发他们的动机,使他们调动起全身的能量和注意力,进入最佳状态。但是,也决不能求胜心切,动机过强,动机过强就会起反作用,影响发挥,所以,打瑞林球关键就是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

    每个挑战者都很认真,都有战胜别人的信心和勇气,但他们未必都能成功。失败了,就要接受惩罚!这是科普班进行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的又一绝招——挫折教育。挫折教育不光是让学生们经历挫折,增强抗挫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他们敢于承认自己失败的勇气和坚定自己必胜的信心。

    下面是两个瑞林球挑战赛的片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的坚强以及对成功的渴望。

    [片段1)七岁的杨普博是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女孩儿。天性活泼的她第一个举起手来挑战,可是那么多人看她,难免要紧张,手一哆嗦,第一次便得了-5分。一个男孩儿禁不住说:“别着急!”杨普博眼睛依旧盯着瑞林球,深吸了一口气,又轻轻地打开了两个钢棒,再一夹,20分!技巧毕竟还是不大娴熟,她最终没有挑战成功。回到座位上,还没等老师开口,她的眼睛已经红了。老师对大家说:“我希望大家给杨普博鼓掌!你们说为什么?”“因为她最小!”“因为她有勇气!”大家回答。“好!”老师点点头,又对杨普博说:“杨普博,你过来!”小普博咬着嘴唇走到老师面前。

    老师坐在小椅子上,平视着她,说:“来,跟老师学一遍,‘我叫杨普博,我挑战失败了,我会成功的!’转过去,看着大家,喊五遍。”普博转过头来,一看到同学们,尤其是看到坐在后面的姥姥,泪水再也止不住了。但她还是断断续续地喊了出来, “我叫……杨普博,我……挑战失败了。我会……成功的……”姥姥的腮边也挂着泪水,不知是忘了,还是不愿意让别人看见,不愿意让自己的外孙女知道,她没有擦。

    别说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儿,就是让成年人站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失败,并要大声喊出来,恐怕都很困难吧。许多孩子在众人面前说话都脸红,何况是大声喊: ‘我失败了!”家长们一开始都很担心,我的孩子能行吗?他能承受得住吗?是不是会伤到他的自尊心?是不是对他的打击太大了!上了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课,家长们都不得不承认孩子们的潜力、可塑性太大了!当孩子们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决定举手挑战时,已是一个超越;而当他们敢于站在教室前面,面对众人的眼睛,喊出‘我叫某某某,我挑战失败了,我会成功的”,这简直就是一个“飞跃”!他不再怕别人怎么说,怎么看了,他懂得了机遇要自己把握,成功要自己争取;他知道了“没面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要面子”什么都不敢做;他学会承认失败,不找借口;他学会了忘记过去的荣辱,一切从头再来!

    [片段2)在汽车厂十四小一期科普班的最后一次课上,进行了一次瑞林球大赛。经过第一轮的比赛,冠军已经产生,是二年级的孙思凡,成绩是900分!这个成绩对只参加过两次比赛的学生来说,简直大高了,连几位老师都感到意外。大家拼命地给孙思凡鼓掌加油,老师也激动地说:“谁挑战孙思凡成功了,今天奖励一个瑞林球!”“哇!”大家欢呼!几个同学马上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但真正去挑战900分,失败了还得接受惩罚,一部分同学还是犹豫了,“我从来就没打过900分,我能行吗?我应该挑战吗?”张鑫和欧阳就是其中坐得“最稳”的两个。

    每当有一个人挑战后,老师总会进行一番鼓励:“还有没有人想挑战?你就不想挑战?就不想给自己一个机会超过她?失败了并不可怕,一次不行,我再来一次, (丁 锐)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