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200190
探索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新模式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12期
     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有三种问题解决模式。第一类是障碍性的问题解决模式,主要是针对那些已患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人进行的,多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式为主,如癔病、强迫症、抑郁症等。第二类是发展性的问题解决模式,主要针对大多数健康的或亚健康的人,就一些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进行解决的教育,这些问题是伴随着个体成长的过程及交往范围的扩大而产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是逐渐可以得到解决的,如考试焦虑、厌学、学习困难、早恋等问题。第三类是属于心理潜能开发培养层次的模式,如记忆力、想像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等。

    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第一类情况显然比例很小,而二、三类情况才为多数,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流。对于这类主流问题的解决途径,除了学科渗透、班主任工作以外,比较直接的、有明显效果的、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了。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是中小学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一种有益补充。它能针对当前学校学生多、心理教师少的特点,对一些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正面的引导和积极的教育,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大面积转化问题、解决问题。笔者认为,上好心理活动课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执教标准上要防止学科化倾向

    心理活动课的标准如何确定?能否继续沿用一般学科课程的逻辑标准?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学科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心理活动课则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学课程,不是以教授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知识为目的;其次它也不是为今后更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基础。若将此课程定位于心理学课程,哪怕仅仅是普及性的,无疑也将会给学生增加新的负担。比如现行的初一思想政治课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的教师仍沿用政治课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讲授诸如什么是“情绪”、什么是“意志”,有什么特点等等,而且还要对其进行考试,这就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对此,有两位学生这样评价初一心理课:“心理课充满了不要、不许、不该,与其说是心理课,不如说是道德课、纪律课更贴切。”“心理课是初中‘最严肃’的一门课,老师讲的是一些我到现在都没弄明白的概念,比如什么是‘意志’、什么是‘动机’,还总要和英雄人物挂上钩。”心理课上得让学生如此怨声载道,绝对不是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愿望。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不在学生,关键还在于我们教师的执教思路和观念。

    但同时要指出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尽管不是心理学理论的教育,不主张直接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但并不是说心理活动课中就丝毫没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事实上,每一节心理活动课都是以其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的。只是这些知识并非是以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呈现的,而是以经过处理了的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形态而出现的,是始终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

    我们以小学三年级的一堂心理活动课《多变的情绪》为例。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 “情绪”这个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如果按照学科课的思路,可能会讲情绪的概念,情绪的两极性等等,但讲课老师却较好地处理了这一课。首先,她抛出问题“同学们知道人有哪些情绪吗?”结果三年级的小学生非常踊跃,说了很多:激动、愉快、愤怒、轻松、惊讶、嫉妒……随后这位老师通过游戏让一些同学即兴表演,其他同学猜表演的是哪一种情绪,即做到能正确识别情绪。第三步通过模拟几个典型情景,如爸妈吵架时,考试没考好时,让同学们了解到不良情绪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则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几条克服消极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注意力,找他人倾诉等等。整节课丝毫看不见抽象的“情绪”理论,但却让小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情绪”。

    第二,在内容选择上要从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

    许多老师,尤其是兼职心理老师或班主任,常常不知怎样安排心理健康课的内容和主题。因为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套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师缺少执教的蓝本。当然这一点反过来想,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老师更有了自由发挥、自由选择的空间,有时甚而自己选取的主题更有启发意义,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对于内容的选择,应始终把握好一个原则,就是要从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而且这种问题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共性的问题,才能引起共鸣,引发大家的话题。

    此外,还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生中采集他们所思、所想、所关注的问题。如成都某重点中学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就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一些一手资料,了解到现在的高中生心理的一些困惑和烦恼,并把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类、整理,作为上课的主题及素材。我们来看看这些中学生的烦恼:为什么我长得很丑;为什么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仍然事与愿违;如何正确面对他人的误解和不信任;优秀的人如何面对压力;如何使浮躁的情绪平静;如何克服性格中的阴暗面;如何从压力中走出来……如此鲜活的、有价值的问题都可成为教师的教育主题和教育契机,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捕捉、善于运用。

    当然,仅仅设计一两节心理课是容易的,难的是一学期、一年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教学安排。从这一点来讲,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接受系统、专业的心理学培训。

    第三,教学方式要强调“活动”,重视“体验”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一些心理体验,增强其心理感受,以达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目的。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教育。

    我们以小学三、四年级“我是谁?”一课为例,引入新课时执教教师设计了一个“印指纹”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纸上印下自己的指纹并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一样,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第二步设计了一个“填写个人档案”的活动,让小朋友根据问题大声地说出自己的个人小档案:我的姓名,我的样子,我的喜好,我的优点,我的不足,我认为老师和同学们是怎么看我的,我的愿望……通过这一步活动让学生从外貌、喜好、优缺点、他人的评价等方面来比较全面地认识自我。第三步则设计了一个心理小品《小动物学本领》,由几名同学来捞演“兔子学鸟飞;鱼儿学松鼠跳;鸟儿学马跑;松鼠学鱼游”,从而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是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扬自己的优点,同时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克服缺点,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评价。接着,执教教师趁热打铁,组织交流“说说你对自己最满意的一点是什么?”让学生尝试学会自己肯定,自我鼓励。最后,教师以精彩的一段话结束了本课:“我就是我自己。我有自己的特点,我有自己的优势。这五彩的世界因为人们的不同而更加精彩。我因为认识和接受自己而更加自信!”这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肯定的心态和情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了活动,并且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大胆地站起来发了言,尤其是那些平时性格内向的、寡言少语的孩子更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和鼓舞。

    另外,心理活动课还须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留足思考、体会和表达的空间,并在学生似有所悟、似有所感的时候相机组织交流,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大胆地说出来,把自己的体验、情感与老师和同学们进一步分享。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有利于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灵体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愫,从而有助于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调整自己的某些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而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第四,在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心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心理活动课要达成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调适、自我疏导、自我宣泄等,最终达成助人自助,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活动课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提示,在最后时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显然要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有意义得多,体会也深刻得多。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使心理活动课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效果,还需要广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共同实践、共同探索,特别是心理辅导教师在自身素质、观念更新、专业知识和辅导技巧方面,需要更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栏目编辑/王 莉 (曹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