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200162
以作文为载体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1期
     参与广州市真光中学“青少年学生成长与心理健康教育”省级科研课题两年以来,我被聘任为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作为“真真姐姐”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在课题组的统一部署下,或上岗答疑,或与学生促膝倾谈。同时,作为学校德育干事,我一度主持“真光校园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具体指导制作系列反映中学生心理状态的“青春潮汐”电视小品。但更广泛的是,我立足高中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尝试将创造教育学的相关理念、方法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方面。

    观察发现法——直捣学生学习心理暗礁

    笔者认为,立足学科教学进行心理渗透,是为了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优化教育效果,让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切实的立足点。作为在职语文教师,我通过作文批改和写作指导的途径,细察学生心理脉象,进而窥视隐藏在文字中的心理暗礁。

    案例一:高一(4)班女生陈某,沉默寡言,外貌、品行、学业均无独特之处。该生语文成绩良好,特别是平时练习基础知识扎实,但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基础卷失分奇高,课堂讲评时,该生说,由于考试中存在要赶时间的焦虑心理,故对平时自信心较强的基础题目部分匆忙掠过,没有逐词逐句仔细审题,粗心大意导致连连失误。我对此提出“严厉警告”。原以为就此可以使她成绩有所提高,不料在接连的后两次单元测验中,该生成绩连续下滑,未达到我预期的恢复状态,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她表现出微妙的反常:眼神犹疑不定,似乎有意回避老师。

    课后,我与她进行了心理沟通,她瞬时眼眶转红,哭诉说:自期中考试失误后,对基础试题无形中产生了恐惧心理,做答时字斟句酌,花费了过量时间,惟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往往在已经做出正确选择后,还心有余悸,内心徘徊,逐渐丧失答题自信。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生的心理变化莫测,由此可见。

    回到办公室,翻开该生的作文本,在《我与语文》这篇习作中出现了这样的文句:“ 初中的作文,简直一团糟,老师爱理不理,连评语都没有一句……我是那种默默无闻的绿叶,尖子生才是含苞欲放的红花,谁会打量我这样的陪衬品呢?……从此,我就没有了写文章的冲动,找不到那种感觉”。我恍然大悟,根源就在这里:教师的长期忽视,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她根本没发现自己默默积淀的语文素养,自卑和畏惧伴随,健全的学习心理怎能茁壮成长呢?考虑成熟,我提笔在作文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评语:

    “ 和吴燕晶、马丽娜等同学相比,你的作文明朗清晰,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就像一部流行的电视剧,也许算不上艺术精品,但绝对有人气,绝对卖座。你的语文基础知识是坚实的,无须裹足不前,考试中要对此坚信不移;同时注意,仔细和谨慎。”

    这一案例启示我们:高一阶段,学生心理敏感度增强,纷繁多样的社会生活随时会在他们的心理世界中留下鲜明的印记;他们的心灵无比丰富,心理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各种矛盾的因素可能会同时分割他们脆弱的心。这就需要教师明察秋毫,及时感受和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以积极、正面、乐观的心态去战胜负面心理因素的侵袭,逐步走向成熟、豁达与坚定。

    情境演绎法——增强学生感知心理体验

    案例二:高二(4)班女生唐某在作文中毫不掩饰地告诉我:“傅老师,我觉得你写在秦嘉作文本上的话仿佛是对我说的一般。我自己也常有这种感觉,虽然心里似乎有一团火在燃烧,但却用一副冷冰冰的面孔示人,因为我在用理智压抑‘那团火’。最近,我觉得自己已经死了一般,心灵是空洞无物的,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也不会有谁来理睬我。我愈发将自己禁锢在一个茧里,拒绝外界的骚扰。我目前正在服用治疗抑郁症的药。药只能缓解我内心的焦虑,却无法排遣空虚寂寞,于是我感到生活对我更加一钱不值。我曾想和秦某做朋友,我感觉在某些方面,我和她很相似,但我没有办法开口。尽管她就在我旁边,我每天都可以看到她,可她似乎总将我(或许还有别人)拒之门外。老师,您有什么建议可以给我吗?我很想有人帮我,从真实的方面帮助我,而不仅仅是说空话。”

    读到这一段文字,我意识到传统的语言沟通形式已被“枪毙”,必须要用实际行动打破唐某与秦嘉之间的心理隔膜。

    从文中来看,她们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矛盾或误解,只不过由于从小都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单一自我世界中,形成了同样内敛、清高的个性,她们没有勇气和习惯去主动寻找友谊,抱着一颗等待的心默默地咀嚼着心灵的寂寞。但是,如果直截了当地让这两个矜持的高中女生握手拥抱,难免僵硬与腼腆。

    于是,我创设情境,安排她俩在“ 真光校园”电视小品中演绎一段故事。根据剧情需要,她俩同时被邀请到学校的草坪上,先对她们进行必要的语言沟通,在取得两人共识的基础上,帮助她们通过肢体接触消除双方的陌生感。我启发她们体会小品中角色的性格与情感,要求她们双手紧握对方,双眼平静而温情地注视对方,再胳膊用力地拥抱对方,用人类最原始的,也是母子、亲人之间最亲密的感情表达方式真挚地感受对方的心灵拥抱。经过这一番“折腾”,我感觉她们那种忸怩、羞涩逐渐化解了,于是我进一步要求她们两人自我发挥,将自己的真情向对方表白,表情和声音必须自然。几天后,唐某告诉我她已经在网上与秦嘉无所不聊了。

    群体参与讨论法——清除学生交际心理阴影

    交际心理健全与否,是中学生能否获得友谊与关爱的试金石,亲历过学生时代的人都有感触:交际能力有时比学习能力更能获得中学生的青睐。没有良好的交际,就不会有快乐的人生。

    案例三:某段时间,高一(3)班作文中呈现一种消极的交际心理倾向,三名学生同时以《虚伪》为写作主题,还有几名女生不约而同写《孤独》。我敏感地意识到: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出现了问题,他们对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变化深感不安。怎样营造一种团结、和谐、奋进、包容的班级情感氛围呢?俗话说:“心病尚须用心医”,用同龄人的情感经验进行学生自我教育,用群体参与讨论的方法,弥补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

    我变作文讲评课为心理沟通课,首先范读了一篇题为《蓝色的玻璃瓶》的作文,文中记叙作者一直珍藏的蓝色玻璃瓶内,盛满了过去岁月中朋友、亲人、同学的贺卡,那是友谊与真情的象征。然而,随着时光流逝,取而代之的是匆忙的生活与紧张的学习,真情似乎日见遥远。最后作者反问:“ 是否一定要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是否只有在梦醒后才懂得追寻?”读后,组织学生讨论本文带给大家的启迪。许多学生如梦初醒,意识到真挚友谊的可贵。友谊就是包容,友谊就是理解。这堂作文讲评课洋溢着心理交融的温馨气氛。

    这一案例启示我们:心理问题非常微妙而隐蔽,它深深隐藏在人心深处。教育者必须具备敏锐的心理洞察力,才能透过学生的言行举止等表象看透其内心奥妙,在矛盾加剧之前采取措施予以化解,使心理健康教育具备前瞻性。

    将语文教学工作,特别是作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既丰富了前者的内涵,又使后者别具“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心里话有人倾听,这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写作的欲望,达到了教育和教学的“ 双赢”。而且,通过作文洞察学生的心理,教师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获得他们的理解与信任。 (傅湘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