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学生在融洽的群体心理氛围中学会表现(1)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能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只与学生单向交流的局面。但事实上,在课堂里,仅仅是师生间的互动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只有当师生、生生多方互动能和谐进行时,课堂才真正成为学生表现自己的场所,成为学生完善、发展自己人格的大好机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更应注重培养生生间的交流、合作,营造融洽的群体心理氛围,促使学生大胆表现。
一、理论依据
所谓表现,强调的是将内在的东西(比如人格,它是一种个体内在的心理特征总和——亦即精神面貌)表露、展示出来,让别人(也包括表现者本人)能够清晰具体地感觉到,直观形象地观察到。学会表现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成长的自我需要。
就在校学生而言,学会表现的涵盖范围是较广的,但主要还是在班级里的表现,班级作为一个大团体,是班级成员所共享的生命空间,个体的生存、适应与发展都与这个空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基本上,班级成员在班级中的所作所为,都是该成员与其所知觉到的环境的互动;而班级中所有成员间的互动便构建了一个“ 社会—心理网络”。在班级中,每个成员对各种现象的感觉不尽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因而不同成员对自己行动的方向、目标的认定,均可能不同。如此一来,班级便像是一个充满能源的小磁场,不同成员所认同的相似或不同的目标及其行动之间便形成互相促进、相互抑制或其他的种种关系。如果我们视每个成员为团体的一个元素或一个小系统,那么这些元素或小系统间的关系对班级过程与动力的影响要基于个别元素(个人)的特殊属性(如人格特质)。美国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心理氛围对课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的效果,教师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所谓课堂心理气氛,是指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在罗杰斯眼里,课堂心理气氛对人的影响作用仅次于“ 潜能”。
二、营造良好群体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学会表现的研究过程
1观察与分析
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在课堂上很少表现自己的学生,在老师的多次鼓励下,终于举起了手。但当他的话还没说完,就有其他学生提意见:声音太小了,我们听不见。虽然老师表扬了举手的学生,但他还是低下了头。这一节课上就再没见他举过手。
分析这类学生的心理,影响他们在课堂上大胆表现的外在因素主要来自教师和同学两个方面。教师作为学生心中的长辈,他的鼓励有一定的权威性,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满足感,促使他们积极地表现自己。但是殊不知,在学校里,与他们交往最多、关系最密切的是同班同学,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同辈关系。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教育以及个性等多方面的差异,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不同的层次和地位。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人缘较好,有的则比较差。研究表明,人缘好的学生最受欢迎,因而情绪高涨、稳定,在课堂上敢于表现自己。他表现出来好的地方会被他人悦纳,即使出现一点错误,也易被同学理解、接受。这些就成为他表现自己的新的动力。但人缘差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受欢迎甚至被人嫌弃,因而情绪低落,不敢表现自己。他的表现会成为同学挑剔的对象,这使得他顾虑重重,压力很大,在这种压力之下,他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就是沉默。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两种不同的心态循环:人缘好的学生越来越敢于表现、乐于表现;人缘差的则日益处于孤立境地,像海底的沉沙,波澜不惊。
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
从理论上说,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因此教师有责任为每个人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促使每个学生都敢于表现自我。这里所说的“ 群体心理氛围”,指的是群体中占优势的成员的态度、人际关系、群体意识和情绪状态的综合体,它是由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群体现象与内部特征。
当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处于竞争状态时,往往将其他学生视为学习上的对手。一些好胜心较强的学生,为了在竞争中获胜,甚至会通过压制他人来突出自己;而一些竞争意识淡薄的学生,则处处回避这种竞争,甘于将自己隔离在别人的竞争之外。这样,使得一些学生的课堂人际关系处于对立状态,而使另一些学生的课堂人际关系处于疏远、隔绝的状态,并体验到一种情感上的冷漠。这两种“ 生生关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是有害而无利的。
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改变活动模式,让学生实行合作学习,则生生关系会发生很大变化。由于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共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就会以友善的态度互相接纳、互相肯定,而这种互相信任和宽松自由的氛围,又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安全感,促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逐步大胆表现自己。当然,教师在课堂上的亲和力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某些学生的心态和行为,但这种改变比较缓慢,而且学生难以感觉到这种变化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益处。因此,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课堂“ 生生人际交往”进行强化,将师生之间的单向激励改变成为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互动,就会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融洽的人际氛围中多方受益,从而大大提高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和课堂学习活动的效益。
(1)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人际交往
课堂人际交往是教学活动存在的根本标志,它体现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特点。课堂是学生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场所。课堂中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即生生关系比其他任何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和社会化发展过程的影响都更有力。
以往的课堂教学,虽然全班学生坐在一个教室内学习,但每个学生在上课时基本上是“ 孤军奋战”,掌握知识只靠自己的理解和领悟。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能给学生一些帮助,但这种帮助只能解决全班性的学习上的困难,或者极个别学生的学习上的困难。这样,便会使相当数量的学生中诸多学习上的问题沉淀下来。特别是那些不敢表现自己的学生,往往在学习上存在很多问题,他们中的一些人对自己的学习缺乏自信,对自己的理解能力存有疑虑。因此,一方面,他们得不到教师本应给予的充分的关照,另一方面,又不敢主动暴露学习上的疑难之处,主动向教师求助。偶尔有一些学习体会,也不敢大胆表现,惟恐自己的判断失误导致教师的批评指责。很明显,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人际关系中阻碍学生主动发展的一大弊端。
但是,如果把学生放在一种人人参与、生生互动的人际关系中,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正如维果茨基所指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同学间的平辈关系,以及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相似性,使学生更易理解在他们之间传递的信息。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能从同学那里得到关于理解、记忆方法上的一些启示,会在同学那里得到帮助、支持,从而增强自信心,敢于表现。即使是那些比较内向、自信心不足的后进学生,只要引导得当,同样也可以在同伴的鼓励下学会表现。
课堂上,生生交往的形式,首先表现为同桌间的交流。同桌间的相互支持易使学生建立自信。例如在说话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同桌互说、相互补充的方式。在说完后,可以让学生推荐自己认为说得好的同桌说给全班同学听。如果有学生在这之前还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那么,在经过说给同桌听,并且得到同桌的赞赏时,就必定会增强信心,敢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了。 (陆莉英)
一、理论依据
所谓表现,强调的是将内在的东西(比如人格,它是一种个体内在的心理特征总和——亦即精神面貌)表露、展示出来,让别人(也包括表现者本人)能够清晰具体地感觉到,直观形象地观察到。学会表现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成长的自我需要。
就在校学生而言,学会表现的涵盖范围是较广的,但主要还是在班级里的表现,班级作为一个大团体,是班级成员所共享的生命空间,个体的生存、适应与发展都与这个空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基本上,班级成员在班级中的所作所为,都是该成员与其所知觉到的环境的互动;而班级中所有成员间的互动便构建了一个“ 社会—心理网络”。在班级中,每个成员对各种现象的感觉不尽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因而不同成员对自己行动的方向、目标的认定,均可能不同。如此一来,班级便像是一个充满能源的小磁场,不同成员所认同的相似或不同的目标及其行动之间便形成互相促进、相互抑制或其他的种种关系。如果我们视每个成员为团体的一个元素或一个小系统,那么这些元素或小系统间的关系对班级过程与动力的影响要基于个别元素(个人)的特殊属性(如人格特质)。美国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心理氛围对课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的效果,教师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所谓课堂心理气氛,是指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在罗杰斯眼里,课堂心理气氛对人的影响作用仅次于“ 潜能”。
二、营造良好群体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学会表现的研究过程
1观察与分析
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在课堂上很少表现自己的学生,在老师的多次鼓励下,终于举起了手。但当他的话还没说完,就有其他学生提意见:声音太小了,我们听不见。虽然老师表扬了举手的学生,但他还是低下了头。这一节课上就再没见他举过手。
分析这类学生的心理,影响他们在课堂上大胆表现的外在因素主要来自教师和同学两个方面。教师作为学生心中的长辈,他的鼓励有一定的权威性,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满足感,促使他们积极地表现自己。但是殊不知,在学校里,与他们交往最多、关系最密切的是同班同学,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同辈关系。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教育以及个性等多方面的差异,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不同的层次和地位。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人缘较好,有的则比较差。研究表明,人缘好的学生最受欢迎,因而情绪高涨、稳定,在课堂上敢于表现自己。他表现出来好的地方会被他人悦纳,即使出现一点错误,也易被同学理解、接受。这些就成为他表现自己的新的动力。但人缘差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受欢迎甚至被人嫌弃,因而情绪低落,不敢表现自己。他的表现会成为同学挑剔的对象,这使得他顾虑重重,压力很大,在这种压力之下,他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就是沉默。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两种不同的心态循环:人缘好的学生越来越敢于表现、乐于表现;人缘差的则日益处于孤立境地,像海底的沉沙,波澜不惊。
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
从理论上说,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因此教师有责任为每个人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促使每个学生都敢于表现自我。这里所说的“ 群体心理氛围”,指的是群体中占优势的成员的态度、人际关系、群体意识和情绪状态的综合体,它是由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群体现象与内部特征。
当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处于竞争状态时,往往将其他学生视为学习上的对手。一些好胜心较强的学生,为了在竞争中获胜,甚至会通过压制他人来突出自己;而一些竞争意识淡薄的学生,则处处回避这种竞争,甘于将自己隔离在别人的竞争之外。这样,使得一些学生的课堂人际关系处于对立状态,而使另一些学生的课堂人际关系处于疏远、隔绝的状态,并体验到一种情感上的冷漠。这两种“ 生生关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是有害而无利的。
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改变活动模式,让学生实行合作学习,则生生关系会发生很大变化。由于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共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就会以友善的态度互相接纳、互相肯定,而这种互相信任和宽松自由的氛围,又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安全感,促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逐步大胆表现自己。当然,教师在课堂上的亲和力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某些学生的心态和行为,但这种改变比较缓慢,而且学生难以感觉到这种变化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益处。因此,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课堂“ 生生人际交往”进行强化,将师生之间的单向激励改变成为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互动,就会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融洽的人际氛围中多方受益,从而大大提高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和课堂学习活动的效益。
(1)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人际交往
课堂人际交往是教学活动存在的根本标志,它体现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特点。课堂是学生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场所。课堂中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即生生关系比其他任何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和社会化发展过程的影响都更有力。
以往的课堂教学,虽然全班学生坐在一个教室内学习,但每个学生在上课时基本上是“ 孤军奋战”,掌握知识只靠自己的理解和领悟。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能给学生一些帮助,但这种帮助只能解决全班性的学习上的困难,或者极个别学生的学习上的困难。这样,便会使相当数量的学生中诸多学习上的问题沉淀下来。特别是那些不敢表现自己的学生,往往在学习上存在很多问题,他们中的一些人对自己的学习缺乏自信,对自己的理解能力存有疑虑。因此,一方面,他们得不到教师本应给予的充分的关照,另一方面,又不敢主动暴露学习上的疑难之处,主动向教师求助。偶尔有一些学习体会,也不敢大胆表现,惟恐自己的判断失误导致教师的批评指责。很明显,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人际关系中阻碍学生主动发展的一大弊端。
但是,如果把学生放在一种人人参与、生生互动的人际关系中,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正如维果茨基所指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同学间的平辈关系,以及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相似性,使学生更易理解在他们之间传递的信息。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能从同学那里得到关于理解、记忆方法上的一些启示,会在同学那里得到帮助、支持,从而增强自信心,敢于表现。即使是那些比较内向、自信心不足的后进学生,只要引导得当,同样也可以在同伴的鼓励下学会表现。
课堂上,生生交往的形式,首先表现为同桌间的交流。同桌间的相互支持易使学生建立自信。例如在说话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同桌互说、相互补充的方式。在说完后,可以让学生推荐自己认为说得好的同桌说给全班同学听。如果有学生在这之前还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那么,在经过说给同桌听,并且得到同桌的赞赏时,就必定会增强信心,敢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了。 (陆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