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3200039
良好的课堂氛围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5期
     一般认为,课堂中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的标志是“热闹、气氛活跃”。但是,有些课堂虽然轰轰烈烈,细加观察却是“静不足,闹有余,冷热不调,效益不高”,尤其是形式上的观摩课,热闹的气氛往往是教师刻意包装的。考察课堂中有没有良好的心理氛围,可以从外部表现和内心体验去分析。

    外部表现

    1.发言积极。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距离和思维空间,但学生的发言依然很积极。发言的学生要广泛,发言中即要有循规蹈矩的规范答案,也要有奇思妙想的意外收获,还可以是离题的高谈阔论,几个错误的答案也在情理之中。一时的众说不一,或几个学生不举手的脱口而出,这种氛围是教师可以随时调整的。

    2.静态学生少。课堂活动除发言外,还有动笔、动手、阅读、观看、聆听等。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表现为:离群索居的学生少,大多数学生都随着教师的要求动笔、动手,认真阅读,细心观察,凝神聆听,不会有学生不知所措,无所事事。

    3.注意力集中。听讲时,多数学生注视教师的眼、脸、嘴或手,表明正被教师所吸引。一旦教师提出另一个问题或要求时,学生们会以较快的速度完成注意力的转移。

    4.合作性强。学生从独立学习变换为小组协作等共同学习形式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伙伴,并一次分配好合作的方式。合作学习时,不以尖子生为中心,可以有秩序地各抒己见。

    5.成则喜,败不馁。当课堂上解决了一道难题时,不仅与之相关的学生会感到高兴,其他的学生也有明显的喜悦色彩,比如有的情不自禁地呼喊,有的会鼓掌等。即使有的学生回答错误,甚至引起大家的一片哄笑,但并不会影响课堂上继续思考,争相发言的气氛。

    内心体验

    1.安全感。学生不担心坐姿不正会受到批评,不担心回答错误会受到指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上。

    2.自信心。学生们相信在教师的帮助下,困难都会得到解决,而且可以学到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对问题的思考和答案可以不是唯一的,但自己的答案可能是对的,甚至是最好的。

    3.主动性。学生在学习中主动钻研,为自己争取机会,表现自己,发展自己。

    4.乐观。喜欢学校,喜欢教师,愿意学习,尽管遇到一些困难,可以成绩不是太好,但是每一点进步,都会得到表扬,受到肯定和鼓励,即使出现小小的差错,也不悲观,改了就行。

    5.自由。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会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思维活跃,自由的空间使学生想像飞扬。

    总之,课堂中良好的心理氛围的形成应是活跃而有效,紧张而不过度焦虑,宽松而不放任自流,有张有弛,相得益彰,轻松活泼,愉悦和谐。 (朱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