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200035
全面和谐发展理论与教育实践(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6期
     这里还涉及“平行影响”方法(马卡连柯提倡的方法)的运用问题。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许多限制性条件:(1)集体不是影响个性的唯一因素,还有教师个人、家庭及其家长、精神生活(包括书籍)、社会结交(包括亲戚朋友和街头伙伴)、受教者个人(自我教育);一共六位“雕塑家”。(2)平行影响方法不是万能的,某些场合中教师个人有教育分寸地与个别学生接触更有效。(3)不宜滥用平行影响方法粗暴地干预学生的某些“隐私”。(4)教师不能借口平行影响而把集体当作自己为所欲为的表达自己不合理意志的工具。(5)儿童的过失不同于成年人的过失,在儿童集体中,不能像成年人集体那样当众责罚儿童的过失。(6)利用儿童集体必须首先培养儿童集体,使之达到成熟的程度,即它会高度地尊重人和合理地要求人。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以上这些限制性条件,旨在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集体的教育作用,以及保护学生个人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积极性。

    总之,不难看出,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师生集体这个人际关系网络里,苏霍姆林斯基立足于启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即道德、智力等诸方面的自尊、自信、自豪感。因为只有靠这股情感动力才能推动学生立于主体地位去进行自我教育,因而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集体的教育作用落到实处,也把校外环境的教育影响、校内教育结构的教育作用转化为自我教育的内部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的方法论——整体观及基于其上的最优化系统工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前苏联教育学方法论的发展,如综合施教观的出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产生,等等。

    四、全面和谐发展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实施和谐教育,需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即确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尊重学生人格;需要重视和谐教育的人际环境与物质环境,这是和谐教育的必要条件;需要以教学为中心,进行攻坚战,这是和谐教育的关键;需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和谐教育的最终目标。

    为此,实施和谐教育必须遵循和谐教育的原则。

    1.和谐的人际关系原则

    第一,信任与尊重原则

    相信绝大多数学生具有基本学习能力。除了极少数智力低下者,其他学生都可以完成—般学习任务。许多学生学习成绩差,首先不是智力低下问题,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心理与行为障碍,如缺乏学习兴趣、注意力不稳定、意志薄弱、缺乏学习习惯等;

    相信学生原本是有学习愿望的人。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在后天被泯灭的,他们的学习愿望可以被激活,他们是可塑的;

    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学习活动必须通过学习主体的内化活动才能实现。严格要求的前提是充分尊重。

    第二,理解与支持原则

    理解学生现实的处境。他们由于学习上的落后,已经受到或正在受到教师、同学、家长及社会的轻视,理解学生由于自己未能很好完成学业任务而产生的自责与自卑心理;

    理解学生的现实愿望。他们想改变学习落后面貌、改变消极处境、改变过去不光彩的形象;

    支持学生的上进心与积极表现自己特长的愿望。

    第三,启发与鼓励原则

    启发学生建立积极的、可行的目标;

    鼓励学生做出成绩,哪怕是微小的成绩,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和谐的教学原则

    第—,教学背景性原则

    情感背景。学生对学习、对所学课程、对教师的情感关系以及与父母、与同学的情感关系,构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境。学习活动需要愉悦、宁静、主动探索的心境,这种心境有利于实现知识的内化。

    教师对教育工作、对所教课程、对学生的情感关系,以及由其他人际关系(与家庭成员,与学校领导、同事)形成的情感关系,构成课堂教学时的心境。教师需要愉悦、宁静、渴望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心境,教师通过自我情感的调控,在教学活动的一开始就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积极的调控,使学生在适宜的情感背景中学习,防止消极情感对学习的干扰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一进入学习情景就容易出现消极的心境。这种消极心境与适宜学习的心境不协调。

    理智背景。学生应对当前所需学习的内容有所准备,这包括有关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思维定向等方面。教师是本学科的专家,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始,就需引导学生进入有关学习内容的理智范围,以便使学生顺利地从已知过渡到未知。要知道学习困难的学生面对新知识,经常由于找不到自己已有的旧知识而如堕云里雾中,以致变成听天书。这种新旧知识之间的鸿沟是一种不协调因素。

    第二,教学吸引性原则

    学习困难的学生,长期以来对学习没有兴趣,以致没有学习愿望。这与完成学生的基本职责很不协调。教师需使教学具有磁性,在教学中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兴趣。课堂教学中,使学习困难学生感兴趣的,最初可能仅是某种教学方法、某一具体内容,教师从这些入手,使学生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兴趣得到积累,逐渐形成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其感受到学科知识的魅力,并逐渐迁移为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运用最恰当的方法、手段吸引学习困难学生学习。

    教师的人格。教师除了运用自己对学生的真诚的爱吸引学生以外,还要重视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平等友善的态度、博学睿智的内涵、诙谐幽默的谈吐,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使学生愿意亲近教师,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诲,愿意学习教师所教的学科。

    第三,教学实效性原则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各年级学生应学习的内容及最终应达到的标准。但是,这与学习困难学生的已有知识之间的落差太大,形成严重的不和谐。因此,在学习困难学生相对集中的班级,教师只能依据统一要求,结合学生知识与智力的实际水平进行调整,如降低起点、减小坡度、分散难点、重复出现,使教学的知识结构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

    第四,知识、智力、学法同步性原则

    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这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只是应采用更有效的方法,真正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还应使他们学会学习。不难发现,学习成绩一贯好的学生,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自己概括总结出来的,并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得到广泛的迁移。然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必须在教师的直接传授下,才能察觉到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面对这类学生,要在传授知识、训练智力的同时,传授学法。

    第五,教学及时反馈原则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对所有的学生都适用,但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尤显重要。这是因为学习困难的学生,一般缺乏较为长远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并不强烈,认知结构并不合理。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产生激励效应,增强学习积极性和及时纠正知识理解中的偏差。

    全面和谐发展理论与教育实践,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郭丽敏)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