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推进,个性教育、发展教育、健康教育愈来愈突显为现代教育的主导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新生事物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状况如何呢?笔者通过走访调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江西省吉安市近二十所中小学(包括市重点中小学、城填中小学、山区中小学),面对面地与一线教师、校长以及学生进行交流,对该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有了粗略的印象,发现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滞后
1.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不高。吉安地处江西腹地,山区面积大,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教育发展不平衡,各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别很大,有的学校仍设在祠堂、草房里,甚至连最基本的教学条件都难以保证。教师视学校为职业谋生之所,学生、家长视教育为谋生之预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都不高。因此,办学者甚至家长都不太愿意把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有限的教育经费耗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
2.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淡薄。在访谈中,有些教师表示听说过“心理健康教育”一词,也知道其重要性,然而大多数教师对“何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如何进行”等问题浑然不知。也有的教师抱怨:“校长看重的是升学率,家长看重的是学习成绩,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竞争定位在教学成绩的排名上,谁会有时间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同时,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持不置可否态度的教师占有很大比例,只有少数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薄弱。在调查中,只遇见一位江西师大心理专业毕业的心理辅导教师(据说也是全市唯一科班出身的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其余的或是半路出家改行进修,或是“赶鸭子上架”,尽管如此,还都是兼职的,几乎没有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这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勉为其难地落到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身上。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这些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缺乏科学的判断,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或发现不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或用思想道德问题代替心理问题,这必然会影响该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二、心理健康标准经验化,不科学
1.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判断简单化。心理从健康到不健康是一个连续的状态,绝大多数人都处在这个连续状态的中间位置,很少有人是完全的不健康,也很少有人是完全的健康。然而,访谈中许多教师对心理健康却持非此即彼的“二分观”,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截然地划分为“健康”与“不健康”两种情况,如“某某学生好像心理不健康、有问题”。这样势必导致被冠以“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因受到同学的嘲笑、教师的侧目而使心理问题加剧。
2.混淆心理特质与心理状态。特质是事物的特别属性,具有稳定性;状态是事物某段时间出现的暂时特征,具有可变性、暂时性。一个人在某段时间因某个事件产生的某种心理状态,会随着该事件的时过境迁而慢慢消失,如考试前后会感到焦虑,但随着考试的结束,这种焦虑状态会消失。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不能说这个人有焦虑性格(焦虑性格是一种心理问题,属特质)。如果这种焦虑状态在考试结束后仍然长期维持,则有可能发展为焦虑特质。但许多教师常常把暂时出现的“心理状态”视为长期存在的稳定的“人格特质”,并用来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如将学生一时的情绪波动视为异常,将学生偶然出现的顶撞现象视为“心理有毛病”。
3.混淆心理发展与心理变异。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暂时的、具有一定年龄特点的心理行为特征。比如,“逆反”心理是处于“断乳期”、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阶段性、普遍性,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心理变异则是指由于对外部环境的错误反应得不到及时调整,日积月累形成的、不具有普遍性的心理异常现象,是该年龄阶段不一定出现的心理问题,如中学生的学校恐怖症、人际交往过敏症和初中阶段出现的分离性焦虑。在实际中,有许多被调查的教师将学生的“逆反”心理与“人际交往过敏”一样看作难以理喻的心理问题,混淆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变异。
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缺乏创新
1.分科型、政工型的教育模式。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开设心理课,举办心理讲座,沿袭传统的分科教育模式。这样,一方面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另一方面其他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甚至出现伤害学生心灵的教育行为。显然,这种缺乏全体师生的参与配合以及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分科型教育模式,容易造成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与实践相脱节,难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同时,如前所述,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大多是半路出家,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这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政工”色彩,工作中“软硬兼施”。表现在操作上,就是倾向于以道德要求和规章制度去度量学生心理行为,重视学生中打架、偷盗、说谎为主的品行问题,忽视焦虑、孤独、沮丧、抑郁等心理表现;重视逃学、不合群、损坏公物等行为问题,而忽视自卑、敏感、依赖等人格问题。
2.知识型、道德型的内容模式。在调查中,有位校长很自信地与笔者谈起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起步早,细问却是只有课堂讲授、书面作业,没有相应的活动、训练,更没有渗透到学校其他课程之中。虽然每周固定的课时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并有了稳定的传播知识的阵地,但却与“语、数、外”,一样成为“谋生知识”,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育心”特色,难以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因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内容要通过各种活动、实践、训练才能获得,而心理课只侧重解决一般性、整体性及共性的心理问题,无法深入地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能灵活地、及时地顾及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3.矫正型、“治疗”型的任务模式。许多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放在帮助、矫正个别学生心理问题上。谈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有哪些”时,个别校长倒是爽快:“救火!主要是应付那些莫名奇妙的学生。”但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毕竟只占少数,这种“治疗”型的教育只能适应少数学生,显然与我们的目的不一致。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以预防、教育为主,不仅要关心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要关心所有目前未表现问题的学生;不但要矫正、“治疗”已经出现的心理变异,更要注意早期发现和预防学生心理发展的障碍,尤其注重对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不仅要关心学生当前发展障碍的排除和发展任务的解决,而且还要特别关注他们下一阶段发展工作的衔接和发展任务的准备。
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目前要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教师职前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在师范职业素养教育这个“三分之一”中的关键地位。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师范职业素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丰富“准教师”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完善“准教师”的知识结构,树立师范生发展的、个性的、情趣的健康教育观和学生观,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打造健康的生力军。
2.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提升现有心理教师的教育力。一方面在教育系统中进行普及性的、全师性的心理知识更新(甚至是扫盲)教育,增进教师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了解,提高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以学校为单位,采取请专家进来或者派教师出去的办法,开展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心理技能的特色训练,培养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
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激励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由于经济欠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谋生与健康的矛盾突出。因此,要找到一个使谋生与健康统一的策略,在谋生中发展个性,在保持健康中获取经济效益以满足生存需要,从而激发家长和学生、校长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建立包括能够全面评估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教师确保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4.探索有特色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以知识普及自我理解为发端,以技能熟练自我调节为标志,以意行统一、情趣和谐为标准,以个性发展为目标,建立“师生全员、文理全科、教学全过程”参与的教育模式,即每位教师、每个学生、每个学科、每个环节都要承载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并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尹观海 方燕红)
问题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滞后
1.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不高。吉安地处江西腹地,山区面积大,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教育发展不平衡,各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别很大,有的学校仍设在祠堂、草房里,甚至连最基本的教学条件都难以保证。教师视学校为职业谋生之所,学生、家长视教育为谋生之预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都不高。因此,办学者甚至家长都不太愿意把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有限的教育经费耗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
2.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淡薄。在访谈中,有些教师表示听说过“心理健康教育”一词,也知道其重要性,然而大多数教师对“何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如何进行”等问题浑然不知。也有的教师抱怨:“校长看重的是升学率,家长看重的是学习成绩,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竞争定位在教学成绩的排名上,谁会有时间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同时,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持不置可否态度的教师占有很大比例,只有少数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薄弱。在调查中,只遇见一位江西师大心理专业毕业的心理辅导教师(据说也是全市唯一科班出身的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其余的或是半路出家改行进修,或是“赶鸭子上架”,尽管如此,还都是兼职的,几乎没有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这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勉为其难地落到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身上。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这些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缺乏科学的判断,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或发现不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或用思想道德问题代替心理问题,这必然会影响该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二、心理健康标准经验化,不科学
1.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判断简单化。心理从健康到不健康是一个连续的状态,绝大多数人都处在这个连续状态的中间位置,很少有人是完全的不健康,也很少有人是完全的健康。然而,访谈中许多教师对心理健康却持非此即彼的“二分观”,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截然地划分为“健康”与“不健康”两种情况,如“某某学生好像心理不健康、有问题”。这样势必导致被冠以“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因受到同学的嘲笑、教师的侧目而使心理问题加剧。
2.混淆心理特质与心理状态。特质是事物的特别属性,具有稳定性;状态是事物某段时间出现的暂时特征,具有可变性、暂时性。一个人在某段时间因某个事件产生的某种心理状态,会随着该事件的时过境迁而慢慢消失,如考试前后会感到焦虑,但随着考试的结束,这种焦虑状态会消失。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不能说这个人有焦虑性格(焦虑性格是一种心理问题,属特质)。如果这种焦虑状态在考试结束后仍然长期维持,则有可能发展为焦虑特质。但许多教师常常把暂时出现的“心理状态”视为长期存在的稳定的“人格特质”,并用来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如将学生一时的情绪波动视为异常,将学生偶然出现的顶撞现象视为“心理有毛病”。
3.混淆心理发展与心理变异。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暂时的、具有一定年龄特点的心理行为特征。比如,“逆反”心理是处于“断乳期”、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阶段性、普遍性,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心理变异则是指由于对外部环境的错误反应得不到及时调整,日积月累形成的、不具有普遍性的心理异常现象,是该年龄阶段不一定出现的心理问题,如中学生的学校恐怖症、人际交往过敏症和初中阶段出现的分离性焦虑。在实际中,有许多被调查的教师将学生的“逆反”心理与“人际交往过敏”一样看作难以理喻的心理问题,混淆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变异。
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缺乏创新
1.分科型、政工型的教育模式。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开设心理课,举办心理讲座,沿袭传统的分科教育模式。这样,一方面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另一方面其他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甚至出现伤害学生心灵的教育行为。显然,这种缺乏全体师生的参与配合以及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分科型教育模式,容易造成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与实践相脱节,难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同时,如前所述,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大多是半路出家,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这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政工”色彩,工作中“软硬兼施”。表现在操作上,就是倾向于以道德要求和规章制度去度量学生心理行为,重视学生中打架、偷盗、说谎为主的品行问题,忽视焦虑、孤独、沮丧、抑郁等心理表现;重视逃学、不合群、损坏公物等行为问题,而忽视自卑、敏感、依赖等人格问题。
2.知识型、道德型的内容模式。在调查中,有位校长很自信地与笔者谈起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起步早,细问却是只有课堂讲授、书面作业,没有相应的活动、训练,更没有渗透到学校其他课程之中。虽然每周固定的课时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并有了稳定的传播知识的阵地,但却与“语、数、外”,一样成为“谋生知识”,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育心”特色,难以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因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内容要通过各种活动、实践、训练才能获得,而心理课只侧重解决一般性、整体性及共性的心理问题,无法深入地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能灵活地、及时地顾及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3.矫正型、“治疗”型的任务模式。许多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放在帮助、矫正个别学生心理问题上。谈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有哪些”时,个别校长倒是爽快:“救火!主要是应付那些莫名奇妙的学生。”但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毕竟只占少数,这种“治疗”型的教育只能适应少数学生,显然与我们的目的不一致。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以预防、教育为主,不仅要关心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要关心所有目前未表现问题的学生;不但要矫正、“治疗”已经出现的心理变异,更要注意早期发现和预防学生心理发展的障碍,尤其注重对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不仅要关心学生当前发展障碍的排除和发展任务的解决,而且还要特别关注他们下一阶段发展工作的衔接和发展任务的准备。
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目前要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教师职前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在师范职业素养教育这个“三分之一”中的关键地位。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师范职业素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丰富“准教师”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完善“准教师”的知识结构,树立师范生发展的、个性的、情趣的健康教育观和学生观,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打造健康的生力军。
2.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提升现有心理教师的教育力。一方面在教育系统中进行普及性的、全师性的心理知识更新(甚至是扫盲)教育,增进教师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了解,提高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以学校为单位,采取请专家进来或者派教师出去的办法,开展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心理技能的特色训练,培养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
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激励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由于经济欠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谋生与健康的矛盾突出。因此,要找到一个使谋生与健康统一的策略,在谋生中发展个性,在保持健康中获取经济效益以满足生存需要,从而激发家长和学生、校长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建立包括能够全面评估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教师确保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4.探索有特色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以知识普及自我理解为发端,以技能熟练自我调节为标志,以意行统一、情趣和谐为标准,以个性发展为目标,建立“师生全员、文理全科、教学全过程”参与的教育模式,即每位教师、每个学生、每个学科、每个环节都要承载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并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尹观海 方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