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199999
儿童画——儿童心理的镜子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7期
     一、儿童绘画理论

    假如我们熟悉儿童绘画的一般发展规律,就可以很快地对一幅儿童绘画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如作者的年龄、性别、认知和情感的发展等。比如,一张涂鸦作品,可以根据作品中线条的品质、物体的造型、空间的运用等因素来判断出作者的手眼协调能力,进而推论出作者的相关情况。

    (一)罗恩菲尔德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

    大量研究表明,儿童绘画发展各阶段与智慧发展阶段一样,每个阶段都有其区别于其他阶段的主要行为模式,而个体绘画水平之间的差异并不影响总的发展趋势。

    美国儿童美术心理学家罗恩菲尔德(V.Lowenfeld,1903~1961)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Stages of Artistic Development),在儿童绘画领域中具有深远影响。该理论将儿童绘画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涂鸦期,2~4岁;

    2.前样式化期,4~7岁;

    3.样式化期,7~9岁;

    4.党群——写实萌芽期,9~12岁。

    罗恩菲尔德指出,美术教育在于给儿童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以引起并维系他们自我表现的动机。教师应按儿童发展阶段,选择适当的表现主题与材料,使儿童投入自我表现的过程。

    涂鸦期是儿童自我表现的开始。儿童的涂鸦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反映其当时的身心状态。涂鸦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促进感觉统合和人格形成的意义。

    前样式化期儿童尝试用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对事物的情感影响其画面的空间关系;由于在对外界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观念,所以使用的象征符号经常改变。

    样式化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探索,不论是对人或物,七岁左右的儿童终于发展出种种令自己满意的符号象征。此种象征符号,如果没有特别的经验刺激,会反复出现一段时间(约两三年),称之为“样式”(Schema)。样式的呈现,反映出儿童对该物体或人物的概念、情感关系、感觉和动作的经验等。画中是否有一基底线出现,是判断儿童是否达到六至七岁心理年龄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基底线的出现是一般规律,如同幼儿几岁可以站立,几岁可以学步一般。基底线的概念是所有空间表达形式的基础,暗示着儿童能够分辨物我关系的基本态度。

    党群期标志着儿童理智的萌芽。党群期儿童的最大需要是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并发展个人与党群的关系。同时,他们还力图去发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在绘画中,他们开始打破惯用的样式,并注意到周围事物细微的变化。因此,画中会描绘较多的细节和环境,尝试去表现深度。对于情感上有意义的物体,可能会主观地用色彩去表现。

    (二)艾斯纳对罗恩菲尔德理论的修正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艺术教育大师艾斯纳(E.W.Eisner)对上述理论提出修正,提出在重视儿童本身的成长因素之外,还应强调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尤其是通过学习得到的经验。因此,只要时机成熟,教育方法得当,儿童的绘画能力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影响的。

    艾斯纳指出,美术课程设计的目标是:

    1.协助儿童创造具有美感与表现性的作品;

    2.培养学生对视觉对象具有审美判断能力;

    3.使学生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上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

    可以看到,罗恩菲尔德的自然主义美术教育思想和艾斯纳对教育、教学价值的强调,实际上为我们理解儿童绘画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提供了不同的依据。

    二、如何指导儿童绘画

    (一)通过绘画活动,促进儿童精神成长

    从根本上讲,对儿童绘画进行指导的目的,并不是把绘画本身作为首要目的,而是以绘画为媒介来开启心灵的世界,即通过绘画活动,促进儿童精神的成长。

    随着人们对儿童绘画研究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因得到心理学的指导而更加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成年人对于儿童绘画的不恰当的态度,往往会对儿童的人格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在人格最初形成的阶段,教师、父母对儿童涂鸦游戏的态度,对其日后人格发展有关键性的影响。

    假如教师或父母不了解儿童涂鸦是一种自动自发的心象表现,而以“像不像”某件物体来要求儿童,儿童将会对自我的能力感到怀疑,产生退缩、被动、没有自信、没有创造力的人格特征。

    有这样一例个案:一名四岁小女孩,其自发的涂鸦行为均被其外婆制止,因为外婆认为那是“没有意义”的活动,要求小女孩书写数字1 、2、 3。这个女孩的性格变得极度内向、退缩、害羞,不敢和陌生人有目光的接触。长期以来,涂鸦对这个女孩而言是—种“错误”和“不乖”的代称。经验告诉她,做错事时她得不到外婆的爱,而当她顺应外婆的要求,成功地书写出1、 2、 3时,就会得到赞扬和鼓励。渐渐地,被正强化的行为保留下来,而被负强化的行为消失了。当同龄的孩子随心所欲地画出蝌蚪人、简易象形图像的时候,她只会对着纸发呆,因为她只会“写字”而不会“画画”。为了适应环境的要求,这个孩子学会压抑自己的冲动,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刻板的言行举上,无法与他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二)指导儿童绘画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以往那种无视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传统教学方法,一味地向儿童灌输高级专业技巧。儿童只能模仿老师的方法,逐渐丧失自己的直觉能力。因为他们总是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对某种表现形式的模仿上,而不是放在对这种形式的使用上,他们就会渐渐地对自己创造的作品丧失自信和满足感,甚至不知所措,最终丧失了一个儿童所特有的诚实。另一个错误倾向恰好相反,把心理学的理论作为教条,机械地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无视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甚至告诫儿童,“这是一幅好画,但是在第二阶段我们不要画鼻子!”以上两种指导方法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危害。

    三、从儿童画进入儿童内心世界

    严格意义上的绘画治疗是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绘画治疗的一系列核心概念,如象征、转移、投射等,都来自于精神分析理论。20世纪初,弗洛伊德以意象(image),尤其是心象(mentalimage)和梦中的映象,进行精神分析;荣格常在心理治疗活动中,鼓励病人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的心象和梦记录下来,以此来了解其人格。

    儿童的绘画是引领我们进入儿童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绘画的表现反映出儿童的身心发展状态,如空间的表现,与智力、知觉、人格的发展有关,而图画的用色则与情绪、情感的成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关研究表明,线条的品质与作者情感、情绪有一定的关系。罗恩菲尔德曾指出,他能在一名怯懦、敏感的儿童所画的画像中,从其未封闭的圆形、不确定的线条中发现他的焦虑;从另一位儿童的长方形的人体造型中,发现作者的果断个性。此两种情况都代表儿童整个人格之特征。

    每个正常儿童的绘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在造型、用色或空间表现上均有特定的概念,为我们提供一个参照框架,来识别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中所呈现的异常现象。

    综合各种理论对儿童美术的见解,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对儿童绘画的理解:

    第一,儿童美术显现的特征随年龄而改变,其复杂程度与作品的整体性,均随年龄而增加;

    第二,儿童倾向于夸张或省略艺术作品中最具意义的部分,其作品反映出作者生活经验与情感世界的内容;

    第三,儿童在学龄前后几年的创作强调样式化表现,以后便逐渐扩展到写实具象表现;

    第四,儿童的绘画反映出其生理的发展,如画中细节的分化程度与其知觉上的成熟度有关,涂鸦期的线条表现亦与其骨骼肌肉的发育情形、手眼协调等发展息息相关;

    第五,不同素材与表现法有满足儿童不同目的的趋势,如描绘较利于传达观念,而彩绘则利于情感的抒发;

    第六,儿童所使用的形式、色彩和构图与其人格及社交发展有关,此点也是绘画治疗的基本假设之—;

    第七,虽然环境是影响学习的要素之一,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儿童,尤其是学龄前的幼儿,所创作出来的视觉形式十分类似;

    第八,在迈向成熟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的考虑,也是艺术治疗工作的特质之一;

    第九,绘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它给予意念一个视觉的形式。

    在我们了解了上述种种解释儿童画的理论之后,应该能够以一种较为谨慎的态度来研读儿童画。无论依据哪种理论,对该画作者的了解都是必要的。除非在极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利用一张图画来作诊断,否则在诠释儿童画之前,应先了解儿童的家庭背景和其在家里及学校的一般生活情况,并观察儿童的实际作画过程。更理想的情况是,能研读数张同时期的图画,再作治疗上的诊断。简言之,艺术治疗师应以一种人性和理性的态度来诊断绘画,忌讳感性而主观的诠释方式。治疗师应在了解上述种种理论后,发展出一种属于个人的绘画诠释模式。 (郝 琦 李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