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199969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双赢”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8期
     一、如何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1.从培养目标来看——根本目标一致,具体目标有别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根本目标都以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但在具体目标上,德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影响,促进学生在政治态度、思想倾向、道德品质、法律意识与行为习惯等方面健康发展,逐渐适应社会要求的育人过程。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助人过程。

    从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育主要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按照社会要求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侧重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从有益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角度,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和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侧重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及其成长的过程。

    2.从教育内容来看——互有交叉,各有侧重 德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公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从发展性、预防性和矫正性三方面促进学生心理发展,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矫治消除已出现的心理问题,其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积极平衡的正常人。二者在教育内容上存在着交叉关系,但它们又各有侧重,存在着各具特色,相互独立的部分,不能互相代替。

    随着社会发展,中小学生在升学、就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困惑和问题,实践证明,这些心理问题不是智育、体育和美育所能解决的,也不是德育可以完全奏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内容有力地扩展和延伸了当前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发挥着重要的补充和奠基作用,它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从教育过程来看——本质不同,要求各异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学生面前充当着教育者的角色,是学生心中的权威。教师教育的依据是社会规范,归宿是学生对社会规范的内化,对于不同的学生,行为规范的标准要求基本是一致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占重要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适应教师所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符合就给予公开性肯定,不符合就予以公开性否定、批评或惩罚,体现了原则性、方向性、主导性和一致性等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教育的依据是个体心理发展和社会心理活动的规律,归宿是个体心理功能的正常化。为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强调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关注和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强调对学生个人隐私权的尊重和对以不同价值观念为基础的解决问题方法的充分理解与宽容,体现了发展性、主体性、尊重性和保密性要求。

    4.从实施途径与方法来看——既有共同的途径,也有不同的方法任何教育都是一种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系统,所以说,实践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共同的途径。

    德育通过为学生提供各种道德、伦理与法律观念的模范人物或事件来供大家模仿学习,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和内化。通常采用谈话、说服、劝导、榜样示范、批评表扬、舆论影响、环境陶冶等,大都是体现社会规范,促进个体内化的手段和方法,侧重外部灌输和行为塑造。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尊重为基础,以同感为前提,通常采用倾听、询问、会谈、质疑、暗示、角色扮演、心理测验、行为训练、行为矫正等方法,侧重个体内部的自我调节。

    二、正确把握二者关系,探索学校育人“双赢”策略

    1.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指导思想第一,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让学生情境体验、角色扮演、谈话沟通、心理换位、行为训练等合作的、民主的协助过程来开展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起到疏导学生情绪,解决心理问题,增强自助自律能力,理解社会规范的作用,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及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同时,学生也愿意在尊重平等的对话讨论中敞开心扉,减少了德育工作的阻力。第三,心理健康教育为新时期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学校的整体教育,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指导思想,不仅符合我国国情,而且有助于德育的有效实施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价值导向。一方面,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年龄特征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使得在学校的育人活动中,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工作体系成为可能,二者相得益彰,实现育人的共同目的。

    2.积极探索“心理—道德教育”活动,以德育心,以心育德,实现“体悟学生内心—恰当引导心理—提升学生品格”的工作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以实践活动为基本实施途径。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有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融入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很难区分它们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因此,我们把这种教育活动称为“心理—道德教育”活动,即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结合、融为一体的教育活动,以实现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完美结合。这不仅符合人的素质的整体性和教育的整体性思想,而且有助于发挥二者在统一的育人活动中的优势与独特作用,相互促进。

    3.更新教师观念,调整角色冲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众所周知,由于受师资条件限制,我国许多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由校领导、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班主任或思想品德课、政治课教师兼任的。如前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不同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使得这些教师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在价值观念、工作重心、原则及教师观等方面产生角色冲突。

    面对这些角色冲突的“两难”选择,有的学者提出德育教师不能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应由专业人员来承担。但我认为,这并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从我国目前国情来看,大的方面,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当然包括德育工作,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这不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与新课改精神相吻合,否则即使有专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却会因其他教师有意或无意的行为损伤学生的心灵;小的方面,则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新观念,调整角色冲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效渗透,这还需要教师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季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