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199936
用情感教育激活学生心理(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10期
     学校中的师生依恋、同伴依恋与家庭内亲子依恋相比,虽非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但在情绪感受的脑生理机制上,在心理反应机制上是异质同构的。它同样成为一个学生在学校这一社会性组织中建立归属感、信任感以及自我认同感、自尊、自信的基础。正如前苏联伦理学家吉塔连柯格所指出:“道德情感并不是脱离一般情感的抽象物,人的感觉、知觉、激情、心境、热情、赞成和谴责、共同感受、同情、友谊、团结、忠诚、爱国主义等极为丰富,广泛的情感都是道德的心理机制,人的道德积极性和道德上的自我发展正是通过这一心理机制表现出来的。”

    另一方面,德性品质的形成以心理认知的发展为基础。如果心理的过程不展开,没有认知的发展、没有行为能力的发展、没有意志的磨砺,何以建树德性品质呢?德性是什么?德性是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人如何自处、处理事情,都需要以认识论为基础。认识的基础都没有,道德就无从谈起,而这个认识就是发展认知、发展认知感、发展认知能力、提高认知水平。显然,德性形成与心理有关,它必须以心理的发展、心理的健全、心理的丰富性以及心理过程的展开为道德成长的基础。既然是这样,我们在实践中就不能够把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分开,就应该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道德教育的部分目标,要把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过程同时体现为学生心理矛盾展开的过程。因为,没有矛盾和困惑、没有难题和挑战,其实就没有成长。

    记者:道德情感的形成有自身的发展轨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意识发展的程度不同,您认为学校情感教育在目标要求和内容方面应如何体现这种阶段性和层次性?

    朱小蔓:不错,道德情感形成有自身的发展轨迹,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内容确定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婴幼儿时期(0~6岁),我们将安全感、归属感和依恋感培养作为教育重点,为今后道德情感发展和道德情感教育目标的提升提供基础。道德情感发生学研究证明:个体道德信息源最早不是来自语言,而是人们感情性的交往。初生婴儿在成人的照料中,母亲微笑的面孔和愉快语音经常在婴幼儿面前出现,这是婴幼儿愉快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唤起母爱的重要根源,它是健康情绪的表现,也是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意识的萌芽。婴幼儿道德情感形成是在与亲人的交往中进行的。照料者的关注,为婴幼儿提供“安全基地”和亲密的情感,是婴幼儿精神生命成长的太阳。关注其情感需求,尊重其活动需求的培育模式,不仅有助于婴幼儿身心健康、智慧发展,而且为未来的社会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迹和满意愉悦的基础情调以及为高层次情感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对幼儿开展了自信心和同情心的早期培养研究,让幼儿从入园第一天起,就感受到老师可亲,小伙伴可爱,并通过多种活动,让幼儿在早期生活中,获得仁慈、善良、友谊、分享、尊长等社会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还让他们从小学会识别、体察他人的情绪情感,从小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体谅和关怀他人,对伤害他人的行为感到内疚等。

    小学时期(6、7~11、12岁),我们把道德情感教育的重点放在自我认同感和对他人的尊重感、关怀感上,安排了受爱和创爱相结合的互爱教育系列,一年级重点是爱父母教育,二年级重点是爱老师教育,三年级重点是爱班级教育,四年级重点是爱自然教育,五年级重点是爱家乡教育。这种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教育系列,让儿童既感受到父母和老师的关爱,同时,在情感操练中让他们学会用行动来对父母、老师表达自己的爱心,从中体验到爱的欢乐、爱的可贵。

    在这方面,我们的合作研究单位——上海市闵行实验小学开展了小学生创爱情感培养的系列研究,开设情意学习课,自编一至五年级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校本教材,取材于学生日常生活所碰到的种种交往中的现实问题,以创设情境,再现生活的方式,来引导儿童去感受、体验父母、老师、同学之爱的纯真,交流探讨生活中的情感问题。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以及实物展示、环境布置、语言诗化等方法与手段,营造情感氛围,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创爱之情。这使儿童道德情感教育既有隐性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又有一定的载体,不仅使小学德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在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方面也创造了很好的经验。

    初中时期(11、12~14、15岁)是由儿童向少年的过渡时期,是人生身心发展最迅猛的时期,它在道德情感发展上,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质,他们对老师的爱由盲从转向自觉,并有一定的选择性;在同学关系中,友谊成为他们心理生活的重要内容,人际交往突破单向从属与依靠,转向双向互助互爱的尊重。友爱感成为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源和兴奋点,这阶段我们在教育实验中,重点进行“珍爱自我”和“珍惜友谊”的教育,把爱的教育和美的教育结合起来,让他们用美的规律来塑造美的心灵和美的形象,使真挚友情升华为深厚的道德体验,成为鼓舞他们一生的精神动力。

    高中时期(14、15~17、18岁)是青少年从生理成熟向心理成熟的过渡时期,是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人生理想、信念确立和整合的阶段。这个年龄段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增强,学会观察周围和解剖自己,开始寻求生活意义。同时,对人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也日益增强,对社会、对老师、对他人、对自己、对国家的接纳更加敏感,尊严感和害怕挫折的焦虑感同时在上升。为此,我们在教育实验中把责任感教育作为研究的重点。通过责任感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准确的自我形象和增强自我认同感,并在原有的自尊感、友谊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基础上,衍生出公民感、人际适应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道德情感更加丰富,道德人格更加完美。

    我们合作研究单位——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将责任感培养作为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从自我感受、情境体验、走向社会、营造学校特色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责任感教育的探索,建立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教育的网络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教育实效,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好评。

    记者:情感教育在激活学生心理、推动学校德育方面有哪些作用?

    朱小蔓: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各学科有关情绪、情感研究的最大成就是破除了“情绪是精神的紊乱系统”的负面形象,从而发掘出情绪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种种可能发挥的正向价值。情感包含情绪与情感的综合过程,前者侧重感情的反映,后者侧重感情的体验和感受。运用好情感可激活学生心理、推动学校德育,这个理念已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第一,利用情感的沟通,形成师生间积极的情感应答关系。教育部曾对九省市两万多名初中生和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中“不喜欢学校生活”的首位原因是师生关系不好。因此,有理由相信,健康的依恋和彼此信赖的师生交往情感是学生认同学校和老师进行的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情感基础。

    第二,利用情感的感染,强化积极而浓郁的教育情感场,构成突出的高峰体验。课堂学习与学校生活是学生重要的生活经历,只有那些有强烈情感色彩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才可能震撼心灵。

    第三,利用情感的作用,使德育对人的德性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定向影响。情感对人的作用是个人化的、隐秘的,它既能在形式上通过某种神经刺激在脑部留下痕迹,又能在人的心理结构上形成“情感图谱”。德育不指望每一次都立见成效,却期望人的情感在日积月累中发生孕育性的变化,进而成为人的内在素质的一部分,从内部支撑人的道德信念系统。

    记者: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学生情感发展的支持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具体来讲,教师在学生的情感发展过程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朱小蔓:情感教育要重视教师的情感资质和人格魅力的独特作用。教师的情感资质和人格素质是指由教育爱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思维方式、教育行为技艺以及教育风格类型等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它的情感内质是一种纯情结构,是对学生和事业具有一种纯真的爱,是纯粹、纯朴、纯洁心灵的集合。教师情感的实质是一种教育爱,这是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对学科的迷恋,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在引导学生时,教师把自己的信念转化为教育能力和行为榜样,给学生以信念、追求和典范。教师的爱是一种存在的爱,它从被爱者出发,事事处处为被爱者考虑。他与学生既无血缘性联系,又无个人功利联系,他们之间纯粹是一种民族希望、祖国前途、人民幸福、个体成长的意义性联系,它是一个特别亲密、亲切、亲热的“人类希望共同体”。在“希望共同体”之中,有的是纯真的爱、温馨的情,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情感资质和人格魅力,对学生道德情感发展和整个美好心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小学生正处于情绪感受性最敏感及道德情感形成的最佳期,是社会性依恋归属情结的奠基期。他们对教师的态度表情、行为举止、动作手势、语音语调,均有特殊的敏感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只是他的知识和技能,还有他的情趣、情愫和情操……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信念和个性品质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为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水准,把情与理结合,真与善、美结合,自爱与他爱结合,受爱与创爱结合起来,把自己真挚的爱,播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上,让他们在道德情感教育的哺育中,去感受、体验人间的温馨,去创造人生的幸福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实践操作的建议,一定会对一线教师的工作起到科学、有效的指导作用。谢谢! (何 妍 王 莉)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