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99904
杞人忧师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11期
     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于思维中不合理的信念,当人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信念时,便会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教师也概莫能外。我们知道,教师的心理特点、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与之相应的教育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因此,很多时候,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教师的心理问题相关,让人发出了“杞人忧师”的感概。

    一、教育态度:“雕塑师”的心理

    教师享受着园丁的美誉,园丁的主要职责是浇水、施肥、捉虫,偶尔也按照自己的意愿造型。可有时候,我们很多教师不愿做园丁,要做“雕塑师”,要按照自己或他人的设计来雕塑每一个学生,表现出要么过于苛求,要么师道尊严的特点来。

    1.责人之过,过于苛求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在认知方面的确有一些不合理想法。例如,学生必须悦纳教师,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应当与教师的期待相一致,任何问题都应当得到合理的解决,一个人过去的行为对现在和将来起决定作用,一个人是非好即坏的。这些都是由自身认知方式(非理性的信念)导致的对学生的不合理认知结构(模式),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绝对化要求”,即对学生绝对化的期望和要求;二是“过分概括”,即对一些小事作出夸张的、以偏概全的结论,并导致了与之相对应的行为反应;三是“糟糕透顶”,即对一些挫折和困难作出过于强烈的反应,并且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体验。

    基于这种原因,有些教师常常用“雕塑师”对待作品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责人之过,过于苛求,以致于点燃了学生对抗和敌视的导火线。用某些学生的话说,“我认为老师从来没有理解过我,他们只知道让我学习,让我听话,我讨厌他们的管束和说教。”有些学生认为,现在学习就像与老师和家长谈判,考好了没事,考砸了挨骂,学生的“命运”完全由老师和家长决定,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平等和尊重可言。由此可以看出,有时候学生的内心也很苦恼,他们的内心在呐喊,可是很多时候教师没有感受到这些,也就没有帮助他们排解这些困扰,从而造成了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

    2.师道尊严,“高人一等”

    作为教育的两个主体,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有些教师却老爱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借以彰显其师道尊严。事实上,教师的尊严,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于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尊严的丰碑在学生心中。“教师一辈子要读的书是学生的脸”,我们要主动去研究学生的心灵;“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为人师者,要善于沟通师生情感,要以人格去影响人格;教育工作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必须对学生真正感兴趣,在认识上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在情感上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行为上激励学生、关心学生。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要放下教师的架子,时而扮演仁厚的长者,时而充当亲密的朋友,侧重给予情绪上的照顾以及情感上的关心和理解。

    二、教育方法:“万能钥匙”的心理

    教育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是天底下不能不与时俱进的人。教育不是一种单边活动,教师的工作没有办法简单地重复。实践证明,在教育工作中,一劳永逸不可能,万能钥匙也找不到。

    1.育心的秘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不容置疑,教师的工作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现在做教师比过去难多了,一呼百应和令行禁止的理想境界更加渺茫。一些看似合理或者已经被教育机构实施了多年的规章和制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时候,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因而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按常规德育问题用规章制度去制裁,或进行情境性的批评、惩罚,如罚站、吼骂、放学后留下、按校规校纪管理或处分或“让他碰点钉子,受点挫折”等。据北京市教科院披露的《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对策》的调查报告显示,打骂学生、讲课死板、对工作不负责、偏心等不被学生喜欢的行为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构成师源性心理伤害。

    由于学生心理的复杂性以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即使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其心理状态也会千变万化。有些教师企图找到一套对所有学生都有效的方法,追求以不变应万变,正是这种自认为的“最佳方法”,给学生、也给自己造成了无尽的困扰。

    其实,教育者只要从内心去爱学生,就能有耐心、就能应对、就能“痛并快乐着”。有一段话是说上海人最善于变化的,“上海人爱出新花样,外地人学不像,刚刚学得三分像,上海又出新花样。”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方法问题上,不也可以学学上海人吗?

    2.学习风格的个性化呼唤教法的多样化

    有些中老年教师感慨:教了几十年的书,现在却越来越教不来了。学生变了,教材变了,教法不改变,行吗?“教”和“学”只有相互适应,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以统一的教学方式对待学习风格不同的学生,必然导致教学在大部分学生身上的失败。要使学习风格各异的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实际上学习效果的差异,大多与各自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再也不能使“总不可能让一个教师去适应几十个学生”的教学思想主宰自己的意识。

    学习风格是学生个性在学习活动中的定型化和习惯化,教育和教学只能是学生学习风格形成、完善和走向成熟的催化剂,学习风格本身并无多大优劣之分。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只有如此,才能敲开教师个别化教学的大门。所谓“因材施教”更应该是“因风格而教”,这对促进学生学习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研究学生的学习风格,是实现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风格的有机匹配,合理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现代教育对个性化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教育效果:“立竿见影”的心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项短、平、快的事业,没办法速成,教育效果的取得也不可能立竿见影。

    1.认识的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追求成功感和效能感应该是人们做事的普遍心理,但由于教育对象的不确定性,教育目标很难快速达成,更不要说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比如,对学生责任感意识的培养,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唤醒公民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学会关心别人并帮助别人摆脱孤立状态”。

    为什么现在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责任感匮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教育不重视长期积累的过程,不从小事做起,不从自我做起,要么一阵风突击强化,要么脱离生活的实际。

    其实,任何社会责任感都是基于个体人格独立、健全、完整之上的责任担当。目前最要紧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做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自我负责;关注生命,珍爱生命;对弱者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对社会正义的伸张以及对邪恶的坚决抵制。

    活动是自由与责任的落脚点,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在复杂的生活实践中积极地自我分析、判断、选择,承担所应承担、可能承担的责任,使学生生活成为有责任感的生活,成为教育的有效途径。

    2.心动不如行动,行为迁善是关键

    部分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的认识教育,但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之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侧重从行为上加以影响,或对行为进行正强化,或给其行为改善创造条件。皮亚杰指出,“活动,尤其是协作活动是儿童思维和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把道德的发展变成学生自身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在自主参与活动过程中能动地改造自我、创造自我。

    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具体的道德素质,如诚信、团队协作、以义求利、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这些具体的道德素质,用一种时髦的说法,就是“情商”。相信以情商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会很具有亲和力,学生也乐于接受,不仅以静态的知识接受,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且渴望将其融入自己的整体素质中,就如盐溶于水,有味无痕,最终解决做与不做的问题。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有一个观点:“如果孩子们从一开始做游戏起就能借助于音乐养成遵守法律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又反过来反对不法的娱乐,那么这种守法精神就会处处支配孩子的行为,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极富启发性的,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就要研究如何通过“有规则的游戏活动”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制观。表现在日常的学习活动和校园生活中,就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按规矩办事的习惯。

    教师的心理问题是教育实践中不可回避的现实。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问题,也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更需要以新理念引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学校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只要我们坦然面对,教师的一切心理问题终将释然。 (肖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