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199847
中学生“成人疏离感”的现状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1期
     中学生“疏离感” (Alienation)表现突出的是“成人疏离感”,包括“家长疏离感”和“教师疏离感”。调查发现,中学生两种疏离感表现均令人担忧。提倡通过杜绝“电视保姆”现象、干预网络行为、规范教养行为、关注弱势群体、建立家庭亲情计划和完善学校心理辅导体系等六种应对策略,改善中学生的“成人疏离感”现状。——编者

    青少年的“疏离感”(Alienation)在国外研究中已经较为普遍,但在国内目前有关Alienation问题研究还鲜见。国外的一些研究结论得出,青少年疏离感与问题行为、犯罪行为之间呈正比关系,即疏离感表现越强烈,问题行为越多。那么,究竟什么是疏离感呢?疏离感是指个体与社会、他人、自然以及自己等各种关系网络之间,由于正常关系发生疏远,甚至被支配、控制,从而使个体产生社会孤独感、不可控制感、无意义感、压迫拘束感、自我疏离感等消极情感。毫无疑问,中学生“成人疏离感”就是指中学生与成人(家长与教师是学生交往最多的成人)关系与情感的疏离,并由此产生孤独失助等心理障碍。国内相关研究显示,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及由此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不当的养育方式和教师不规范的育人行为。

    2002年夏天,江苏《同学》杂志社和研究者合作组织了一次中学生“成人疏离感”抽样问卷调查活动,以期得出当今中学生与成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状态,并据此提出应对策略。

    一、中学生成人疏离感状况

    研究取样依据《同学》杂志的自然读者群,调查对象主要来自上海、天津、江苏、安徽、湖北等地,调查采用自愿和无记名形式,调查表为研究者自行设计的问卷。847名《同学》自然读者(均是在校中学生)回寄:厂答卷,其中有效答卷825份。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中学生“成人疏离感”状态令人担忧。

    1.中学生“家长疏离感”状况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高人一等”乃至成名成家。于是,他们很少顾及孩子的内心需要,预设孩子的成长轨迹,抹去孩子的个性。调查中, 52.3%的中学生认为“父母一厢情愿地为我设计未来,却不去考虑我的内心需要”;46.1%的中学生感到“自己的一切言行都在父母的控制之下”。父母不考虑子女的需要、兴趣,强制性地让他们做这做那,实际是在剥夺子女自己成才的希望。

    孩子依恋父母,一如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然而,今天的中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依恋情结究竟如何呢?调查结果显示,49.7%的中学生对父母强制的教养态度表示不满;更令人吃惊的是,7.2%的学生认为“如果可以选择自己的家,我宁愿离开现在的父母”。

    随着生理的成熟,中学生的行为、心理已经由 “你要我做”的他律阶段,发展到“我要做”的自律阶段,他们期待着学会支配自己的言行。然而,父母们并没有给这种 “独立”的意向提供太多的支持。调查显示, 37.8%的中学生在家里有“被监视”的感觉;22.3%的中学生有“被审问”的经历;11.9%的中学生发现“父母趁自己不在时偷看过自己的东西”。做父母的应多与孩子正面交流,让孩子感受平等的同时,学会生活,而不应是“家庭警察”的角色。

    被调查的60.3%的中学生认为,对时下的“减负”,父母持反对态度;55.2%的中学生明显感受到了‘父母在学习上施予的压力”;有51.4%、39.1%和47.6%的中学生分别对“父母经常就我们成长的迷惑,与我们一起探讨”、“父母常对我们进行一些生理知识的教育”和“父母常给我们提供增加社会阅历和处世经验的机会”的问题作了否定的回答。在教养内容上只重学习,而忽视了孩子成长所需均衡的心理营养,结果只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对于独立意识日渐张扬、渴望平等交流的中学生来说,沟通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然而,现状却令我们吃惊,46.9%的中学生表示“从不把内心世界向父母袒露”;有38.1%的中学生认为“即使有机会,也不愿与父母谈自己的事”。他们为什么如此抵制与自己的父母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呢?原因很简单,中学生普遍认为父母只是在他们出现错误时,才会声色俱厉地走进他们的房间,而且处理的方式也总是不容辩解地“大声呵斥”。

    2,中学生“教师疏离感”状况

    创造是人的重要潜质,是与生俱来的欲望。但是,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却有这样一组数据:50.8%的中学生

    认为“现在的学校教育钳制了自己的创造性”;30.8%的中学生觉得“因为害怕教师,而不敢表达与教师不一致的看法”;40%的中学生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 “精神压力”;在26.6%的中学生眼里,“教师更像是校园里的警察”。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教师,你在不经意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这次调查的结果显示,73.8%的中学生对‘大多数教师视成绩为评定 ‘好学生’的唯一要素”的问题作出了肯定回答;75.4%的中学生认为“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33.8%的中学生和他们的朋友曾经被教师指责为“小团伙”,并加以制止。不难看出,在不少教师眼里,学生是被看“扁”了,认为学生只能一心一意地学习,无视他们起码的心理保健和交际需要,这与现代教育强调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

    “严师出高徒”这句传统的教育箴言,在今天的校园里,正经受着挑战。有76.9%的中学生断言优秀教师的首要品质应是“待人友善”;61.5%的中学生认为“教师是因为你犯错误时才家访的”;41.6%的中学生“总想得到教师的关注,可事实常让自己感到失望”。众所周知,健全的人格、完美的个性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根本所在。教师只有设法让学生接受自己,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究竟如何呢?调查显示,32.4%的中学生认为“教师要求我们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31.3%的中学生指出“教师不能做到一视同仁”;69.2%的中学生正在期待着“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希望“教师尽可能与每一位学生交心”的占被调查中学生的88.5%;20.1甲e的学生认为“教师有不尊重学生人格的现象”。在教育实践中,如果教师不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达到相互理解,其结果只能造成不协调的师生情绪氛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可避免的减力效应。

    二、中学生“成人疏离感”应对策略

    勿庸讳言,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很多,“成人疏离感”只是其中之一。但是,其负面影响足可窥斑见豹,调查向我们显示了父母强制、简单的教养方式和缺乏情感温暖;教师的教育态度、育人行为、学习压力等是造成中学生“成人疏离感”的主要原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构成消极影响。如何增加中学生的成人亲和度,降低“成人疏离感”,理应成为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

    1,杜绝“电视保姆”现象,鼓励青少年参与社会活动

    我国学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每周平均看电视时间为18小时左特别关注曰右。每天近3小时不加选择和干预地任凭青少年收看电视,必然对其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构成负面影响。因此,应充分重视青少年收视行为,杜绝“电视保姆”现象。可以组织有兴趣的文娱活动,占领青少年的闲暇时空;有条件的家庭可采用录像的方式,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里收看经过选择的、感兴趣的电视节目。

    2.干预网络行为

    网络的发展对中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化等方面既有积极的作用,也存在消极的影响。其消极面主要表现在难以控制不良文化传播;电脑程式化的工作模式会扼制青少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电脑单向的工作方式影响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和随机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对教师的社会权威构成冲击,助长了中学生盲目歧视教师职业和自狂自傲的情绪。所有这些,都无形中滋长了中学生的“成人疏离感”。

    3.规范教养行为

    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与家庭的教养行为存在着密切关系。可以通过“家长学校”等方式丰富家长的教养知识,优化家庭教育环境,规范家长的教养行为。

    4.关注弱势群体

    中学生由于其身心的局限,使得他们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属于弱势群体。从心理互动的法则来看,弱势群体往往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被动和退缩的特征。主动关注弱势群体,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亲和性,降低疏离感,是所有家长和教师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

    5.建立家庭亲情计划

    建立家庭娱乐计划,提升亲情投入。家长应注意为青少年提供户外活动的机会,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一道踏青、钓鱼、探亲访友、健身等,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增进知识的情境,通过亲情投入,帮助孩子培养各种兴趣,创设民主气氛浓郁的家庭环境。

    6.完善学校心理辅导体系

    1999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要创设和建构一个心理健康的良好环境。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诚然,学校应完善心理辅导体系,通过心理辅导课、心理咨询、咨询信箱等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帮助学生释除因“疏离感”造成的心理隔阂、偏见、猜疑和孤独等障碍。

    (作者单位:安徽省巢湖学院)

    编辑/张宝玲 (柳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