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199815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助”心理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3期
     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狗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首先,他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无法逃脱的笼子里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这些狗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离笼子,但经再三努力,发现根本无法逃脱后,狗的挣扎程度逐渐降低。而后,实验者把这些狗放进一个中间放置隔板的笼子里,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申击。实验组的狗被放进笼子后,除了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就一直卧倒在笼中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连试也不试一下。而对照组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第一个程序实验直接放进有陌板笼子里的狗,却全部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这个实验产生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习得性天助”。后来有很多学者采用其它动物进行重复实验,均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在人身上,这种现象也会发生。当一个人多次遭受挫折,就会产生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表现为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设限,变得自卑、悲观,绝望,听任外界的摆布。对学生来说,由于其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不能全面看问题,因此往往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心理。比如,当学生在某一方面总是受到他人的批评或负面评价,他们渐渐倾向于形成一种信念,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真的不行,从而放弃努力;同样,学生在做某一件事时,如果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失败,他们也会倾向于放弃再试一次的努力。这个时候:他们的表现就是“习得性无助”。 那么,怎样克服学生的“习得性无助”心理呢?

    一、保护学生的自尊是克服“习得性无助”心理的重要前提

    希望被人尊重,是人的精神需求,有的学生之所以形成“习得性无助”心理,往往是教师过多的消极评价或教师嘲笑、奚落造成的。所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并保护其自尊,是克服学生“习得性无助”心理的重要前提。

    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批评和处分学生时一定要慎重行事,讲究方式,把握分寸、注意场合,千万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一旦伤了自尊心,就会把善意的批评和恰当的处分当成是“跟自己过不去”、“瞧不起自己”,因而产生前途渺茫的自卑心理,会处处感到自惭形秽。我们常常见到的那些“越批评越差”、“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就是因为他们受到的批评和处分失当,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所致。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者对“习得性无助”学生的爱,绝不是为了追求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情怀的自然流露,教师应怀着强烈的爱心给学生的心灵以呵护,帮助他们树立做人的尊严。

    二、鼓励自信是克服学生“习得性无助”心理的重要途径 丧失自信,是“习得性无助”的一大心理特征,因此,鼓励自信,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克服“习得性无助”的重要途径,在这里教师要做到:

    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要创设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经验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归因,在失败和挫折面前,强调自己付出的努力不够,而不是能力的不足;及时指导和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归因,使学生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正在进行的学习过程中,而不是过分担心失败的结果,产生焦虑情绪,即使失败也不气馁。

    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造成部分中学生“习得性无助”心理有他们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由于我们的教育观念的偏颇与畸形,特别是教学评价手段的片面与单一,使学生的自我同一感发生了混乱,形成失败的角色定位。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每个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丰富而独特精神世界的个体,注意控制自己的言行,以关心、支持、鼓励和帮助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并提出合理的期望,这样就会坚定他们的自信心。

    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成功是自我激励、增强自信心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承认差别,分层次、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发挥特长和展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是“有出息”的、是有所作为的。

    三、激发自强是克服学生“习得性无助”心理的根本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在优越的环境中“抱着长大”的,是在乎稳、顺利的条件下学习和生活的,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磨难,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待挫折的承受力差,一遭挫折,就心灰意冷。所以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意志力,是矫治学生“习得性无助”心理的根本。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要让学生懂得,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挫折和失败总是难免的,但又只是暂时的现象,一两次失败,不等于以后永远失利。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战胜挫折和失败,决不能因为眼前的失败而自暴自弃,不能因为几次挫折就轻易断定“自己不是这块料”。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教师要从学生的专心听讲到认真完成作业,从课内活动到课外活动,从参加劳动到体育锻炼等多方面有意识地,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意志品质的果断性、自制力和顽强性,激发学生产生一种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鼓励学生战胜自我 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意志力锻炼计划并逐步实施,鼓励学生战胜自我,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挑战。当然,“习得性无助”学生的“自我教育”很难一劳永逸,相反是一个充满反复的长期教育过程,教育者应该容忍他们一次次“旧病复发”,应充满热情、满怀信心地鼓励他们一次次战胜自己,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从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最终成为敢于迎接各种挫折和失败的挑战,敢于同命运抗争,同困难拼搏的强者。 (闫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