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199743
德育课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第六节)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6期
     德育是—个有着丰富思想内涵的动态发展着的概念体系,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德育内容。未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还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赋予了当代德育以新的时代内涵,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都是我国当代德育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课程改革的—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德育实效的—个有效突破口。

    但在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设计上尚存在着两种错误的倾向:

    其一,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附属性倾向我国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依附性,即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通过学校德育、体育、审美教育等教育形式来实现的,是渗透于这些教育活动之中的。因此有人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一定要有独立的教育内容,通过其它的教育活动就可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诚然,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些教育目标(如友善合群、意志品质等)与德育、体育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一些目标却是一般的德育活动或其它教育形式无法达到的(如调节自我、解除心理困扰)。因此,依附于德育等教育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得不到应有的强化,有时由于受所被依附的活动内容限制,根本达不到预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所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除了渗透于其它教育活动进行外,还应该有相对独立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附属性倾向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会带来许多消极后果,容易引起学校领导、教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轻视,或者是虽然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或心理辅导中心,但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已,形同虚设。

    其二,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虽然设计了相对独立的教育内容,但往往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学科化、知识化倾向,主要表现为:

    (1)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搬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一些教材或课堂内容主要是心理学理论和知识(如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生搬硬套,而对学生的体验和调适方法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却关注不够。比如,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向学生讲述自我概念的定义、相关理论以及产生和发展等内容,而对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维护自我概念的内容却涉及较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设计和一般学科课程的内容设计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一般学科课程侧重于对人类积累的学科知识的传授,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及其相应技能的培养。如:数学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有关数学的概念、定义、定理,训练学生的基本数学运算、推理能力等。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也融合了对学生注意、记忆、想像、思维等心理品质的培养,但主要还是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内容,目的是为学生掌握知识服务的。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学生本人的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标是应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知识,来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使学生Jb理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同语文、数学类似的学科教育,其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没有体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如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或进行考试等,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作为中小学生是很难也没有必要掌握心理学专业的概念和知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以学生的心理成长需要为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专题教育,而不像一般学科教育是为了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或培养学科能力、学科兴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科化的错误倾向会带来一些消极后果。首先,单纯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会加重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有悖于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也不利于体现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提高学校德育课程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性;其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需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等亲身体验才能获得,而课堂知识的教学所能提供的活动空间和实践机会是极为有限的;最后,单纯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传授也不会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或心理健康水平,有悖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因为学生仅靠记忆、学习心理学的概念或原理,是不能直接“内化”为心理素质的。

    由此看出,我们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科学性进行正确分析和理解,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遵循科学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第一、发展性原则。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依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选择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主题内容,有助于解决中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地发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预防”的目的和功能。

    第二、全面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涉及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即包括学习、个性、自我和社会适应等各个不同领域,防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只强调某一方面内容的片面化倾向,把心理素质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看待。

    第三、差异性原则。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存在着个体差异,也存在着年级差异。因此,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遵循差异性原则,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做到由易到难,呈现出一定的梯级性,以充分体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性和循序渐进性特点。同时,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进行分类指导或个别辅导,这是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效果的重要前提。

    第四、活动性原则。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在确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体现活动性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灵活多样而又富有情趣的活动之中,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俞国良 邢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