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199707
创建适合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7期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里学生的心理负荷也在加重。在农村中学里,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很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家长期望和家庭生活状况都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较重的心理负担;来自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对农村学生的冲击和影响相当大。这些使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的农村中学生产生心理矛盾,消沉、颓废、沮丧、偏激和困惑等各种心理矛盾交织在一起,这些矛盾若不能得到及时排解,就会沉积成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摸索了一套适合在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加强师德教风建设,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教育者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教师在长期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其人格特征将在学生中留下深远而有决定性的影响,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就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

    (1)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近几年,我校开展了以“倡师德、铸师魂、树形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制定具体措施,加强师德教风建设,倡导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有效地防止“师源性”的心理障碍。

    (2)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有愉快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要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变得积极活跃。同时,健康的心境和情绪能使教师有效地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来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优化课堂的教学环境。

    (3)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学生看成是一座待开发的宝藏,不能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容器。教师要以自己的智慧来点燃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心理潜能,努力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班主任工作中,以往只重视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而忽视师生间心理沟通的“柔”性管理,这就直接影响着班级工作的效率。

    (1)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大多数学生通常会把心理问题隐藏在内心深处,难于发现,这就需要班主任平时留心观察,善于发现。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生平等地谈论心理问题,互相交流,循循善诱,积极开导。

    (2)班主任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可采取“周记”沟通或“悄悄活”形式,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可以把班级管理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利用鉴定、评语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班主任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融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健康的心态。

    归纳起来,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三法四环节”:

    心理分析法:教师通过对学生心理及行为状况的分析,发现一些倾向性问题。

    心理置换法:教师要站在学生所处的位置去理解问题,这样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疏导法:教师根据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因势利导,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课堂讲座环节:通过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的基本内容,从而认识自我,驾驭自我。

    心理咨询环节:教师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排除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障碍。

    心理测试环节: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和测试,通过分析归纳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专题活动环节:开展学生感兴趣的、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和心理训练活动。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以情感为中心的,发展学生人格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教学要完成的任务,两者是互相渗透的。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因素,善于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尝试成功;还要帮助学生调整各种不良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家庭、学校同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良好品质的培养者。家庭教育中的不利因素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比学校教师的影响还要深远。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走进家庭,对家长和孩子一起辅导,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心理教育环境。

    农村中学可以围绕以下内容对学生家长进行系列教育:一是开办“家长心理学校”,给家长传授心理教育知识,汇报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家长的要求;二是对部分心理障碍比较严重的学生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以便疏导;三是开设心理咨询热线,接受家长咨询,与家长共商教子良方,共同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也存在着一定差别,因此,对于特殊学生应辅之以个别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采取民主、和谐、亲切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农村中学常用的个别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

    (1)设立心理咨询室

    教师通过聆听学生的讲述,发现问题,予以启发和指导;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运用矫治技术,对学生予以适当的启发和诱导,使其达到心理健康和完善的目的。

    (2)开设“悄悄话”信箱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有心里话要说,但又碍于面子,认为不好意思与教师面对面交谈。开设“悄悄话”信箱后,学生可以毫无顾虑地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通过这一途径,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开通心理热线

    “悄悄话”信箱的设置和心理热线的开通,避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面对面交谈,但两者相比较,拔打电话的学生往往更注重的是解决问题的时效性,由于心理热线电话能比较及地解决问题,还可以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建立和完善心理档案。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措施

    学校开展心理教育,必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非常必要。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心理教育工作的诊断、分析和解释,有助于确定心理教育实施的目的、内容、方法和形式。

    学生心理档案主要内容有:

    (1)个人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身体情况、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等。

    (2)家庭背景:父母姓名、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和居住环境等。

    (3)学校生活:就学变迁、在校成绩、课外活动兴趣、师生关系和奖惩记录等。

    (4)主要心理问题:包括认知性和情感的,如:记忆力迟钝、交往能力不好、情绪不稳定、孤独不合群和抑郁症等。

    (5)矫治记录:包括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的概述与分析、心理辅导或行为矫正的策略和经过、辅导矫治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追踪和反馈。 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要保证科学、正确,在使用评价和解释时要十分慎重。学生心理档案是学生心理脉博的记载,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果的记录。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仁东初中) (黎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