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199705
后进生帮助我进步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8期
     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我满怀激情、充满自信地走进教室,准备上第一堂语文课。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按照我课前的准备,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生们认真地听着我生动而感人的讲解,无不为那位无名战士崇高而又伟大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就连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几个调皮学生,也睁大双眼静静地听着,有的还表现出若有所思的样子。

    当我讲到“这位无名战士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没有动用一根火柴,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在这特殊的情况下,火柴就是生命,它关系着整个部队的生死存亡……”这段话时,忽然听到小海(化名)叫了一声“真笨!”学生们的目光“唰”地一下子全都集中到了小海的身上,随即又转向我,似乎都在等待我的“发落”,课堂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说实话,我当时心头升起一团火,真想立即给这位一向爱在课堂上捣乱的学生一点儿颜色看看。就在这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师真诚的爱和尊重是启迪学生心扉的钥匙。”我意识到发火虽然能解决眼前的问题,然而却是最坏的办法,也许小海这样说有他自己的道理呢。于是我努力地平息了心中的火气,平静地问道:“小海同学,你能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看到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小海起初有点儿不好意思,在我的一再鼓励下,他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我觉得无名战士应该动用其中的一根火柴来自救,否则如果他牺牲了,或者没有遇到卢进勇,那他还怎么去救整个部队呢?”

    我万万没有想到,一向被老师和同学“另眼相看”的小海,能有这样的见解。一阵沉默之后,教室里立即炸开了锅:“对呀!如果无名战士在遇到卢进勇之前就牺牲了,怎么办啊?”“是的,他完全应该先自救,然后才能保证把火柴送给部队呀……。”学生们一边议论着,一边一改往日的不屑,纷纷用佩服的眼光看着小海,连我这个老师也不由地向他投以赞许的目光……

    可以想见,由于这意外的“插曲”,后半节课完全脱离了我课前的“设计与预想”,学生们最终的讨论结果是:主人公忠诚和勇于献身革命的精神是可嘉的,但做法却是欠妥的,他应该先自救,然后才能保证去救整个部队。毫无疑问,小海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也不失时机地对他的表现给予了表扬,看得出,一向与表扬无缘的小海同学今天显得非常激动。更可喜的是,从那以后,小海上课认真多了,同以前简直判若两人,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历的一件事,它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它使我认识到,作为教师,绝不能对那些后进生一味地采取强制和压服的办法,这样既易引起他们的对立情绪,造成他们厌学、弃学和自卑等严重后果,又会扼制学生的思维,对于他们的自我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相反,课堂上一些我们预想之外的事件,才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表现,也是课堂中最精彩的部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们,特别是那些比较顽皮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自己真诚的爱和尊重鼓舞他们,用热情、诚信和信任的思想去感染他们,尽量为他们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对他们微小的进步,也要恰当地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沐浴在被尊重与被关爱的氛围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鼓起他们对于学习和生活的勇气。

    正是由于个性的存在,才使得这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同样道理,正是由于许多个性有差异的学生聚在一起,才会引发许多变幻难测的事情,构成多姿多彩的课堂,只要我们用恰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去对待每一件事,用自己的爱和尊重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灵,就能在后进生的心田播下自信的种子,使他们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得到最真实、最生动和最和谐的发展。 (马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