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99674
在倾听中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9期
     《圣经》上说:“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

    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教育中,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者。当学生有问题时,教师往往不是一个好的听众,快快地听,而是快快地说,快快地指导,甚至快快地动怒。

    “你应该这样做……”

    “假如不按我说的做的话,我将不得不……”

    “你到底干了些什么……”

    “你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然而,通常的这些主导性的做法很容易产生如下的结果:谈话陷入僵局;学生怨恨、不满、反抗;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学生仍不能正视自身的问题。

    戴尔·卡耐基在《语言的突破》里曾经说过:“当对方尚未言尽时,你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因此,当一个人感到烦恼时,最好(至少在刚开始时)是倾听而不是指导,是跟从而不是主导,是理解而不是施加影响。

    倾听既是一种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的重要手段——一种教师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师应如何倾听呢?

    真诚的态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满意、快乐、喜悦等情感体验能使人的头脑清醒,感知范围扩大,记忆敏捷,思维深刻灵活,学习效率提高;不满意、烦躁、痛苦、忧伤等情感体验则令人头昏脑胀,记忆混乱,注意力分散,思维刻板,学习效率降低。教师态度真诚、感情真挚,会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可近,从而扫除双方沟通的障碍。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把内心的真实想法——不管是多么荒谬、可怕的想法都告诉你,把真实体验——高兴、快乐、痛苦、不安、焦虑等等倾吐出来。教师如能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知学生所知,感学生所感,真心投入,学生必将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舒适的环境

    在学校的集体办公室,或是教室里、走廊上、操场上,都不是很合适的谈话的环境。因为,这种谈话一般都涉及到学生的秘密,学生不喜欢被其他人听到谈话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找一间小办公室,房间的布置要简洁;或者是在傍晚的林荫小道,师生边散步边谈话。在这样的环境中交谈,双方会更加随便,学生能敞开心扉,教师也更容易集中精力倾听。

    主动邀请

    有很多时候学生会主动找教师谈话,那么主动邀请就没必要了。但有的学生因为一些原因不会主动找教师,那就需要教师主动邀请了。

    “××同学,请你把那件事告诉我,好吗?,,“××同学,假如你告诉我那件事的话,我很乐意听。”

    积极主动地倾听

    多听少说有人曾作过一项调查:子女说得多,父母说得少的家庭,家庭关系好;子女说得少,父母说得多的家庭,家庭关系一般甚至差。因此教师要做一个耐心的好听众,多听少说。

    察颜观色 要想“听懂”学生的话,教师在认真倾听的同时,还要注意区分言语和非言语这两方面传递的信息:既要捕捉其言语的含义——理智的或情感的,又要从学生的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来判断学生的真实想法。

    适时反馈 多听少说,并不是不说,不是沉默不语。相反,沉默不语会使学生产生误会,以为教师对他的谈话不感兴趣。学生原本准备敞开的心扉可能重又关闭。交谈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谈话进行适时的反馈。如:“是的”、“我明白了”、“啊”、“真有意思”、“后来呢”等。这些简短的语言既不妨碍谈话,又表示对对方所说内容的关注。同时,教师还可充分利用非言语表达关注,例如微笑,微笑是一种最祥和的语言,微笑会使两个陌生人成为朋友;又如轻轻地点点头表示赞同,身体向学生的方向略微前倾——这是倾听的最好姿势。

    进入冰山 当人谈论自己的问题时,特别是烦恼或其他不愉快的事情时,最初的几句话往往不会展示问题的实质,一般都是一些试探性的语言。这些试探性的语言就好比是冰山的尖端,尖端下面隐藏着的是问题的实质。教师的任务是沿着学生叙述的脉络,走入冰山底层,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倾听着的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教师通过积极主动地倾听来唤醒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倾听就是一种容纳、理解;倾听就是一种认同、欣赏。其实,很多时候,教育不是让教师去说服与解决,命令与强迫,批评与指责,而是做一个听众,一个好的听众。 (卢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