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199552
热爱生命 远离毒品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3期
     【设计理念】

    毒品是全球性的公害,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进步,有资料显示,目前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帮助青少年增强禁毒意识和抵御毒品的能力是每一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本活动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提高对毒品的警惕性和防范性,弘扬禁毒精神,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形式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懂得在危急时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重点】

    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增强禁毒意识。

    【活动难点】

    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我校的法制副校长已给全校学生专门开设禁毒主题的教育讲座。

    2.学生已观看学习题为《远离毒品》的禁毒教育VCD,并收集有关禁毒的资料,对毒品有一定的认识。

    3.禁毒课件、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资料、卡片。

    4.师生协作设计禁毒主题班会的环境。(包括佩带的禁毒队徽、禁毒主题班会的标题横幅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设计佩带的禁毒队徽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学生讨论观看禁毒录像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老师:什么是毒品?毒品包括哪些?毒品对个体、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造成哪些危害?

    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观看禁毒录像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演示课件,集体朗读毒品的含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学生对毒品的知识和危害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成立“向毒品Say No”专案组,学生角色转换,以“霹雳警察”的身份分析典型案例中人物染指毒品的主要原因,重点商讨遇到紧急事件的处理对策,探求预防毒品和拒绝毒品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1:吸毒人董昆先是对吸“白粉”(海洛因)好奇,想尝试一下,结果成瘾后不能自拔。为找钱,他弄了一把手枪,于1997年12月8日,在贵州省贵阳机场持枪抢劫出租车时,被公安机关抓获。(主要原因:对毒品的无知,好奇。)

    案例2:李红曾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9岁入选省少年体校,17岁入体育学院学习。曾在比赛中获得过第一名。后来在好朋友的影响下吸毒成瘾。后来公安机关曾两次送她强制戒毒,均告失败,她的学业也荒废了。(主要原因:他人的不良影响。)

    案例3:他曾是一位三好学生,有一次在放学路上轻信一个坏人的话,请他帮忙送一袋东西给别人,他把东西送给别人后,那个人给了他很多钱,他觉得这钱太容易赚了,慢慢地他开始逃学,最后在坏人的利诱下学会了吸烟,染上了毒瘾,最后不可自拔,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主要原因:轻信别人,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吸毒容易由吸烟引起。)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要提高警惕,善于分辨形形色色的坏人,懂得在危急时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四、发扬主人翁精神,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以实际行动支持禁毒运动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向学生简介我国在禁毒运动中取得的显著成效,倡导“向毒品Say No”禁毒计划,学生交流合作,商讨并以实际行动(取得家长的合作与支持,共同设计宣传画报、禁毒专刊、向周围社区宣传、采访戒毒所有关人员,文艺汇演等)支持禁毒运动。 (丘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