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199541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学校领导任重道远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3期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有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新华网2003年11月11日报道)这一组统计数据,不能不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忧虑,不能不让学校领导深感责任重大。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对自身角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依照社会的期望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对自己行为及心理进行调整,使其能够适应角色的要求并不断促进角色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状态。担负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是“用人格去塑造人格”,是通过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来影响和熏陶下一代,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存在心理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疏导和调整,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还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学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领导不可忽视、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研究教师需要层次,促使教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需要”是人们产生行为积极性的原动力和心理基础,现代管理学的核心是尊重人,信任人,依靠人,适应人。因此要培养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学校领导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每个教师需要的发展性、动态性和差异性,整体把握学校教师一定的心理需要,尽其所能,适度满足教师的需要,使教师置身于:事业上有成就感,生活上有满足感,精神上有舒畅感的心理氛围之中,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得到维护和发展。

    1. 把握教师个体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阶段性。教师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由于自上而下的环境、地位、经历各有差异,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需要。如青年教师渴望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中年教师期望自己价值的体现,保持自己的优势;老年教师期待有一个肯定自己、尊重自己的工作环境。因此,学校领导要健全培养青年教师成才、发挥中年教师骨干作用、肯定和尊重老年教师工作的机制。

    2. 把握教师群体的共同需要。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特定的需求:(1)对工作环境的需求。希望有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2)对自尊、荣誉的迫切需要。希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甚至赞赏。(3)对富裕物质生活的追求。迫切需要生活条件、住房条件的改善。所以,学校领导要给教师提供展示才能,获得成功的平台,并创建实行适时适度、持续高效的精神鼓励和物资奖励的机制。

    3.把握教师的特殊心理。教师有时会存在双重心理。一是渴望与其他教师、与学校领导平等的心理需要。二是有孤芳自赏、清高、自卑的心理。学校领导要创设人人平等,自尊自强,众志成城的氛围。

    二、增强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心理平衡

    教师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超负荷的工作,面对学生高考升学的压力,往往产生一种焦虑、愤怒或沮丧、失意的心理状态,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因此,学校领导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1.引导教师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教师在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领导要对其关心、了解、同情和体贴,使教师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同时,还要引导教师对现实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明白追求过程重于结果,不为一时的失败而一蹶不振。

    2.为教师的成才创造条件。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导致职业竞争的加剧,给教师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学校应创造条件,尽量减轻教师工作负荷,抛开对学校发展不起作用、而且大量消耗教师精力的无效劳动的条条框框,提高工作效率。为教师提供业务进修、学历进修的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历职称层次,帮助教师面对实际情况,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学校要使每个教师都有获得工作上成功的可能,从而使教师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缓解职业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

    3.为实现教师心理自我保健提供帮助。学校要制订和实施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心理辅导计划,应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培训使教师学会了解并接纳自己,认识并面对现实,及时化解冲突与挫折,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三、优化学校的人际关系,不断增强凝聚力

    学校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有可能产生矛盾冲突,如果长期紧张恶化,教师必然心情沉重而影响工作。因此,学校领导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1.引导教师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1)教师之间在工作上要积极配合,要重情谊,轻名利。若过分看重名利,就容易视同事为对手,甚至为争夺有限的社会资源,不惜贬损他人,从而导致关系紧张。(2)要接受他人,对人不求全责备。在对他人的缺点进行批评时,态度要诚恳,要在了解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开诚布公、平心静气地进行,避免损伤他人的自尊,努力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善意,同时要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批评。(3)要虚怀若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4)要善于同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5)要善于融入集体。

    2.改善学校中的人际沟通。学校人际沟通有两个渠道,一是正式活动,如开展教研文体等活动,相互探讨,相互帮助,取长补短,解除思想包袱,消除心理障碍;二是非正式渠道,如教师之间的交往等。学校领导要灵活运用这两种渠道,使教师之间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达到有效的人际沟通,做到教师的烦恼有处倾诉,欢乐有人共享,以保持平静的心态。

    3.及时处理教师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学校领导遇到教师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寻找最佳的办法,及时解决矛盾冲突。切不可凭主观、凭经验武断解决。要以诚相待,坦率宽容,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才能增进理解,消除矛盾,不计前嫌,携手共进。

    四、学校领导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可折射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而学校领导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也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这一点往往没有引起教育界、学校的足够重视。只有建立起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循环网络,消除心理健康问题污染源头,才能达到正本清源、凝聚人心、提高效率、促进工作的目的。

    1.学校领导要实行定期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认真系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加强理论功底,更新知识,充实自己。勇于探索实践,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使学校管理处于科学、规范、宽松的环境之中。

    2.学校领导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人际吸引力。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师,以人为本,和谐相处,建立与教师对话、采纳教师建议的机制。坚持多层次的民主评议制度,正确对待教师的评议意见,扬长避短,完善人格,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教师,博得教师的好感与钦佩,从而增进人际吸引力。

    3.学校领导要增强角色意识。职责不清,越上级权,揽下级权,拉帮结派,都会使教师无所适从,处处设防,或人为分派,从而毒化人际关系,使学校内耗严重,工作无序,收效甚微。因此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相互尊重,及时沟通,齐心协力,在其位谋其政,秉公办好份内事,不张扬,不消沉,保持平和心态,明确工作职责,重视领导艺术,树立学校领导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协作勤政的良好集体形象。

    4.建立民主集中型的校领导集体。学校领导在和教师共同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科学管理,制度规范,切合校情民意,促使集体力量充分发挥。

    (1)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学校领导在作出重大决策时,要在广泛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研究、论证,从而实现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否则独断专行、盲目自信、缺少自我评价和控制,或优柔寡断、过于拘谨,都难以实现有效的教育领导。

    (2)深刻而客观地反映外界事物。不因主观性妨碍认识客观事物的性质,同时以个体的正确经验对感知过程进行补充、纠正,保持认知的正确性。在教育领导工作中,能够全面掌握情况,不断地研究、发现教育工作规律,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改革,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如对教师工作实绩的评价,不能凭主观意志或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师,应从师德师表、教学艺术、教研能力、管理水平、合作能力等方面全面评价教师。建立科学、公正、公平的教师工作绩效评估制度,这样才不会冷了教师的心,不会让他们背着思想包袱去工作。

    5. 健全校务公开制度,突出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学校领导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学校领导的服务意识,纠正权力被削弱的偏见,保持豁达的心态,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难点、教职工和社会关心的热点、学校廉政建设的关键点及时向广大教职工公开。让教师了解学校各方面的运转情况,广泛征求意见,不断完善校务公开制度与校务监督机制,并逐步加大校务公开的广度、力度和透明度,不避实就虚,要实实在在为学校、为教师办实事。使每个教师置身于为学校的发展畅所欲言、尽力尽责以及人格被尊重和工作被肯定的状态之中。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朝着一个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学校领导应深入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为教师创造一个较完善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供良好的成才条件。当然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心理氛围的形成及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措施的落实,离不开教师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努力。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蔡宗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