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199445
音乐的心理治疗功能简介(2)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7期
     (三)心理学视角

    长期以来,在哲学家、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中一直存在各种理论流派,他们都试图解释音乐治疗的身心效应机制。一种理论认为音乐首先影响人的情绪,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情感,然后作用于人的生理;另一种认为音乐是通过作用于人的生理从而影响人的心理。事实上,这两种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交互作用的。总的来说,音乐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是一种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特殊手段。S·K·Langer说:“我们用音乐去改变我们的主观体验并恢复人格的稳定性。”

    如果说传统的心理治疗认为“认知决定情绪”,那么音乐心理治疗则认为“情绪决定认知”。音乐治疗师正是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力,通过音乐来改变人的情绪,最终改变人的认知。但是他们并不是简单地给被治疗者播放一些轻松美妙的音乐,让痛苦的情绪得到暂时缓解。相反,音乐治疗师会大量使用抑郁、悲伤、痛苦、愤怒和充满矛盾情感的音乐来激发被治疗者的各种情绪体验,帮助他尽可能地把消极情绪发泄出来。当消极的情绪发泄到一定程度时,人的内心深处的积极的力量就会开始抬头,这时音乐治疗师就会逐渐地使用积极的音乐,以支持和强化被治疗者内心的积极的情绪力量,最终帮助他摆脱痛苦和困境。在音乐的美的感染下,痛苦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逐渐地转化为一种悲剧式的审美体验,从而得到升华。因此,经过音乐治疗的人通常会在性格上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在人格上更加成熟,并获得一种在精神上得到新生的体验。

    四、音乐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

    (一)聆听法

    又称“接受式音乐治疗(Receptive Music Therapy)”,即通过聆听特定的音乐以调整人们的身心,以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这是一种运用非常普遍的方法。

    1.超觉静坐法。聆听古老的甘达瓦(Gandharva Veda)音乐的静坐法,是印度音乐家玛哈礼什创造的。甘达瓦音乐被认为包含了每一时刻由自然界发出的脉冲的基本振动,所以是顺应自然的音乐。该聆听法的核心是静坐聆听甘达瓦音乐产生超觉体验,以达到“天人合一”,即进入玛哈礼什派所称的“自然规律统一场”。

    2.聆听讨论法。这是在美国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由每人选择自己人生的各个阶段中特别有意义的歌曲或乐曲,聆听这些音乐同时回忆当时的情景,回忆常引起人强烈的情绪反应,促使人的心理发生变化。

    3.音乐想像法。这也是在美国得到较大发展的一种疗法。实施时由治疗师诱导病人进入放松状态,在特别编制的音乐背景下开始产生想像,想像中要出现视觉图象,这些图象具有象征意义,常与病人潜意识中的矛盾有关。在听音乐过程中,治疗师引导病人诉说产生的想像,音乐结束后与病人讨论想像内容的意义。

    4.音乐冥想法。聆听古典音乐达到思想意识深度放松,这种方法在日本很流行。

    (二)主动法

    又称“参与式音乐治疗(Recreative Music Therapy)”,即引导病人直接参加到音乐活动中,以得到行为的改善。

    1.工娱疗法。运用音乐的娱乐功能,引导病人在参加演唱、演奏中得到愉悦的情感表达,以促进交流和改善人际关系。

    2.参与性音乐疗法。将音乐的一些特定技法编制成具体训练项目,引导病人参与,以针对性地改善病人的某些行为。

    (三)即兴法

    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Improvisational Music Therapy)在欧美国家应用得非常普遍。

    1.音乐心理剧。这是集体的治疗形式。治疗师预先准备好木琴、鼓、锣、响板、碰铃等不用训练就能演奏的乐器,让每人选择一件能表达自己感受的乐器,即兴演奏。

    2.奥尔夫的即兴创作法。这是将奥尔夫教学法运用于成人的音乐治疗方法。它是根据人类自发地创作音乐的先天倾向而形成的一套治疗模式。

    (四) 其他方法

    1.五行五音疗法。按照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将五音与五行、五脏对应,编制出音乐磁带用于治疗, 主要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运用。

    2.音乐电疗。它是将音乐与电疗和针灸治疗相结合的疗法,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音乐疗法。

    五、小结

    目前,国内的音乐治疗主要集中在显性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与技术上,而对基础庞大的隐性发病人群在预防性的音乐治疗方法和技术上还没有较系统、深入的研究。现代的音乐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主要来自西方,如何结合我国的医疗与文化传统使其本土化,探索出一条具有东方特色的路子显得尤其重要。

    在教育领域, 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应用音乐治疗学的理论并紧密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最新成果, 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的音乐心理训练,来帮助他们摆脱抑郁、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增强自信、乐观、勇敢等积极心理品质,进而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的实验研究鲜见有人操作。

    参考文献:

    ⒈程梅.音乐治疗疾病的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1998(9)

    ⒉沈靖.音乐治疗及其相关心理学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3(1)

    ⒊张鸿懿.发展中的音乐治疗.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2)

    ⒋吴守一.音乐与科学的不解缘.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⒌乔爱玲.音乐治疗失眠初探.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1)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编辑/于洪 (葛雪松 吕 茵)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