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199427
我说亲子沟通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7期
我说亲子沟通

     你已经多久没有用赏识的目光凝视自己的孩子了,正是这种目光把孩子包围,使他们心里充满温暖。

    你已经多久没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了,其实每个孩子的心里话最想对父母说。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是一种艺术,光靠打骂解决不了问题。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进步慢的孩子是要被淘汰的。因此,父母如何在尽了教养的责任之余,还能愉悦地、有成效地教育出健康快乐的下一代,就有赖于亲子间沟通的健全与和谐了。

    有些因素会直接影响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

    1.父母认识和规范孩子的行为会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由于每个孩子处在不同的环境中,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邻家的孩子过分比较,因为即使同一年龄的孩子,发展的差异也很大。另外,同一个孩子,本身各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孩子虽然年龄很小,但是知识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可是自理的能力却很差。家长最重要的是指导孩子从他自己的起点,按照自己的速度发展。任何拔苗助长的企图都只能适得其反。

    2.父母的身体状况和情绪会影响与孩子的沟通

    自身状况包括自我价值、从小成长的环境、婚姻状况、理想、欲求,特别是情绪状态和身体健康状况等等。如果把一个人的“自我状态”比作一只“坛子”,那么,你的“坛子”里装的是什么,会影响你与你的孩子、你和你的家人。尤其要留意,当你的情绪不好,或身体疲惫时,你会无意放大孩子的过错。所以,家长要随时注意清理自己“坛子”里的东西,丢弃破碎物,是促成亲子之间,家人之间良好沟通的前提。

    3.父母的沟通会直接影响孩子

    一般而言,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模式”受家庭沟通模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声的沟通行动远比有声的沟通语言更有效。如果你教育孩子要尊敬父母,那么丈夫(或妻子)在你心中的分量有多重,父亲(或母亲)在孩子的心目中分量也有多重!

    由此可以看出,亲子之间的沟通,父母处于主导的地位,是引导者。我们不必再去埋怨上一代的责任,重要的是从自己开始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亲子沟通。可以从我介绍的亲子沟通的原则开始做起。只要认真去学,坚持去做,你和你的家长,你和你的孩子的关系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善。从中你会发现,你的家庭变了,变得温馨,变得明朗了;你的孩子变了,变得通情达理了,变得爱说话了。家庭的温馨和亲子良好的沟能,必能取得对孩子教育的良好效果。

    此外,沟通的目的不同,误解对方的意思,会造成沟通上的困难。亲子间沟通时究竟该如何来克服这些障碍呢?

    1.大胆的印证

    一个人的行为常有许多不同的原因。例如家长交代孩子的事情,孩子非常不情愿,可能是孩子正在忙自己的事情。我们应该多去留心,仔细地观察和了解,找出真正的原因,再针对原因来处理,如此可减少许多沟通上不必要的困扰与误解。

    2.表扬多一些,批评少一些

    譬如孩子的脸弄脏了,我们只需告诉他:你的脸很脏。而不要说:你是个脏孩子。这两句话带给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又例如孩子的功课做得很慢,我们只要告诉他:你的作业写得很慢。而不该对他说;你真笨,功课写得那么慢。有时候,我们发现孩子怎么会说骂人的话了?但仔细想想,那就是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因此,我们要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只需多加描述,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和了解,并帮助他逐步调整,而毋须给予主观的批评与论断。

    3.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当孩子生气闹情绪时,他可能不愿意或无法用语言表达,这时我们就应该帮助孩子表达出来。譬如,孩子一句话也不说时,我们可以试着问他:你是不是很生气?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做错了?你是不是觉得我骂你骂得过分了?你是不是认为爸爸妈妈不公平?当你这样问他时,孩子就比较容易回答你的问题,父母也更容易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并帮助他表达。又譬如孩子睡不着时,我们可以问他:你很害怕是不是?你害怕些什么呢?当你这样对孩子说时,他害怕的情绪可能就缓解许多了。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尽量把内心的感觉表达出来。

    4.多花时间与心思倾听

    孩子问你:爸爸,哥哥想吃糖。如果仔细听,就知道其实真正想吃糖的人是他自己而不是哥哥。从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倾听很重要,如肯多花些时间且耐心地听孩子们谈话,一定可以听出他们内心里真正的声音。

    以上是从父母多去了解孩子的角度谈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另外,我们也可以借助许多方法让孩子更了解父母,以消除沟通的困难:

    1.表述要尽可能完整

    有时候,我们说话只讲了一半的意思而自己却没有察觉。例如,有一位父亲对他的孩子说:那边有个碗。隔了几分钟,见孩子仍站着不动,父亲就骂他:你怎么还呆呆地站在那里,还不赶快把碗拿过来。像这样,就是表达意思不完整而造成的误解。因此,我们应随时提醒自己,把想表达的意思完全地说出来,让孩子能够很清楚地知道究竟我们要他做什么,这样才能使沟通有效地进行。

    2.直接说明

    父母可尝试直接说明问题,让孩子能够了解父母的感受,而不要以打骂或讽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生气、愤怒、悲伤或失望…等情绪。

    3.传达出来的讯息要一致

    例如当你告诉孩子不可以去做某件事,脸上不可同时带着微笑,因为这样会使孩子弄不清楚你真正的意思。此外,父母管教孩子的原则或决定必须一致,切勿随时改变自己的意思。如果你尚未拿定主意,可直接告诉孩子,或者也可以藉此训练孩子自己决定,让他学习如何进行选择,并学习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4.要用贴近孩子的语言

    虽然成人与小孩各自拥有不同的成长环境,但是,双方说话的语言背景越接近,沟通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家长可以试着多运用孩子能够了解的语言来表达,以促进沟通的顺利进行。

    除了上述几项,在沟通时还有一些技巧和原则应把握:

    l.尽量不要通过第三者传话,面对面谈话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2.沟通时,若能注意并关心对方的感受,就能加强沟通的效果。

    3.沟通的问题与孩子越切身越好。例如,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究竟是在乎他到底懂了没有呢?还是父母自己的面子问题?你必须让孩子感受到问题的后果是跟他自己切身相关,沟通才容易进行。

    4.利用发现原则。即原本是父母内心想说的话,尝试以各种方法让孩子自己说出来。譬如,我们希望孩子交好的朋友,如果能让孩子自己发现,并说出跟好的朋友相处会如何,而跟坏朋友在一起又会如何,这样的话,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进而达到沟通的目的。

    5.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相爱。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只是把家庭当作休息和睡觉的地方,有的父母在家中说一些消极负性情绪的话,如对社会不满等,孩子在青少年时代常常感觉不到快乐,也会出现消极抑郁情绪。父母之间感情冷淡甚至出现争吵等不良家庭氛围,都会给孩子的情绪带来不良影响。

    6.父母要关心自己。有的父母自己有抑郁、焦虑的情绪,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无法理解孩子的思想。父母本身是快乐开朗的人,才能用更宽容的心去理解孩子,所以,父母也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情绪。

    7.父母要学会了解孩子。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父母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要注意:(1)花时间倾听孩子说话;(2)花时间陪孩子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8.父母要多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 父母本身固有的个性弱点会带到和孩子的沟通中,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本身的个性局限,以便顺畅地和孩子沟通。

    9.尊重孩子,并给予孩子较大的发展空间。

    10.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情绪障碍,这时父母经过努力仍然无法与之沟通,可带他到医院的心理门诊咨询,如果有问题应接受治疗。

    孩子在不断地成长,因此父母需提醒自己,进行沟通时,除了把握上述所说的原则和技巧以外,更应该随时充实自己,让自己处于进步的状态中。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县陈圩中学)

    编辑/张宝玲 (王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