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199431
求真务实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7期
     健康心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专家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如果自身生活频率不能与社会发展的频率同步,那么不要说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恐怕连生存都是困难的。近年,在初中学生中由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引发的不良现象越来越普遍,实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在竞争日趋激烈、学习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作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抓根本,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护航员”,教师心理素质的高低及自身教学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这说明教师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是自我素质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形成良好人格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具备较高心理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 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及教育技能,除教师自身努力外,还需要教育行政和教育科研部门的专业培训。培训的方式可采取行政与科研、长期与短期、集中与分散、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形式。

    培训可分两级进行,一是对骨干心理教师的培训,使骨干教师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及操作的方法。二是利用周末或节假日,请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更新教师的育人观念,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更具可行性和广泛性。

    二、抓主体,探索学生自育模式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注重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相信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自我教育的形式有:

    1.心理“自助餐”。学校购置有关心理知识的杂志、报刊、书籍,在校心理中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图书阅览角,为学生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加油站”;引导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自我教育能力。

    2.心理学社自办刊物,让心理学社渐渐成为学生解答疑惑、疏导心理障碍、塑造健全人格的“心灵港湾”。

    3.让学生自己找出他们普遍存在或关心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找出解决办法,让学生自己进行心理调节,实现自我教育。

    4.采取师生互动,即班主任指导、学生组织、专家点评的辅导模式,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三、抓主渠道,实现学生全程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学校除了专门开设心理健康课以外,还有一条更重要的渠道,那就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体、更直接地深入课堂。教材中有许多适用于排解学生心理困扰的素材,教师只要细心挖掘,稍加利用,就会产生良好效果。如:语文教学可以开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促进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数学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音乐、美术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像力,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审美心理;历史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体育课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和耐挫力,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的重要方式。

    四、抓科研,以科研促教,实现科学育人

    “向科研要质量”是教师的教学源泉。对学生进行辅导,教师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指导方法,仅凭经验和苦干,很难收到效果,难免会出现教师“教不得法”、学生“学不得法”的后果。随着教育不断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活动,将一部分教学实例提升为教育理论,贯彻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教育科研不仅可以指导教学工作,还可以使教育理论进一步贴近教学工作的实际,起到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怎样做到科研促教?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研教结合。把教育科研的课题与教师自身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

    2.聚沙成塔。把较大的研究课题分解成一批小课题,从小处着手,逐步积累形成较大的课题。

    3.扬长补短。利用教师的教学经验,深入细致地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4.成果推广与研究相结合。教师在成果推广的过程中,将成果中的原理和方法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研究,这种研究会使原有成果更容易得到发展。

    五、抓主阵地,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设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已遍布中国每一个城镇,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我国上网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参与网络游戏的网民达300万,其中学生占五分之一,是人数最多的群体。网络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便捷和效率的同时,也传播着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造成一部分学生认知能力缺损、自我迷失、意志能力消减、个性人格变异、人际观念淡薄等。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网络带来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教师要更新观念,正确认识网络,了解学生在网络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找出症结,对症下药。教师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网络的特点采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帮助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诱惑。

    2.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普及,网络已逐渐成为人们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途径。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联系范围广的优势,安全便捷,容易让学生接受。因此,教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采取各种方式:在网上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改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模糊认识;开设网上心理咨询热线,开展心理测评与训练,辅导学生鉴别常见的心理问题;通过网上互动,与学校开展的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健康课程相呼应,共同构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社会的发展趋于多元化,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持求真务实的态度,认真探索,不断创新,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华英学校 此单位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首届理事单位)

    编辑/陈 虹 吴文庆 (禤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