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99373
都是激情惹的祸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9期
     事例1:某初二一男生,上课时嘻嘻发笑,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他。他认为老师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当场说:“咱们走着瞧。”课后在一些学生的激将法下,愤怒地拿起匕首,闯进老师家中,向老师身上连刺数刀。

    事例2:某高一两男生,为争夺女朋友发生口角,相约“晚上见”。晚自习后,两人在教室大打出手。较量几个回合后,不分胜负,此时其中一个男孩从腰中拔出水果刀,刺向对方,对方由于失血过多,抢救无效,当场死亡。

    事例3:某初三一男生,因妈妈对其学习要求太严,于是产生了“没有妈妈多好”的念头。一次吃饭时,他向妈妈碗中放入大量安眠药,致使妈妈死亡。他随后把其尸体分解,放入床下木箱中,而后向爸爸谎称妈妈去外婆家了……

    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事例令人触目惊心。这不能不引起全社会教育者的深思:这些中学生怎么了?是他们道德品质低下吗?是他们不珍惜自己的前途和他人的生命吗?似乎又不全是……犯罪心理学上有一种叫激情犯罪的,所谓激情犯罪,是指人在受到某种外界情境的刺激时,整个身心都异常激动,心理会突然失去平衡,瞬间实施了违反刑法的行为。这时行为人的大脑完全被激烈的情绪所左右。大脑皮层产生了“意识狭窄”的现象,行为的反馈机制受到严重阻碍,使人失去了理智的控制。中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发育的高峰期,此时体内分泌的激素一方面促使其身体全面迅速地发育,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他们的情绪易激动,言谈举止易失去理智,从而诱发激情犯罪。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常会后悔不已……

    目前,犯罪低龄化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据了解,在青少年犯罪活动中,激情犯罪占有相当比例,而且这个比例大有增加之势!这不能不使教师感到棘手,家长感到担忧!

    那么,如何预防激情犯罪呢?

    首先,提高自我控制力

    培养良好的自制力 当激情爆发时,当事人需要具备良好的自制力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这是因为激情产生时,当事人头脑冲动,言语动作爆发性强,很难控制。任性是自制力的大敌,极易导致激情犯罪。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一些人从小养成了任性的坏毛病,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矫正子女的不良性格。

    设法延缓激情的产生 激情常常如狂风暴雨,短暂、强烈,因而当事人要设法减弱激情产生的强度。如在自己即将与他人发生争吵时,先让舌头在嘴里转10圈,那些骂人的脏话也就不会轻易说出口了;当举起拳头要同别人打架时,先把拳头在空中抡几圈,为自己争取恢复理智的时间,拳头也许就不会落在对方的身上了……

    发挥自我暗示的作用 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或自己的心理状态施加影响的过程。人们通过自我暗示,可以降低情绪的强度,进而防范激情所产生的消极作用。记得电影《林则徐》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林则徐正全力与英帝国主义分子作斗争,这时突然闻知投降派分子正暗中作梗,他不禁怒火中烧,把一只茶杯狠狠地摔碎在桌子上,眼看“暴风雨”就要来临。此时,银幕上出现了这样的镜头:案头一角,摆放着一只“座右铭”,上书“息怒”两字。林深知盛怒会坏大事,于是通过自我暗示来调控情绪,使理智最终战胜了冲动。中学生朋友也不妨一试:狂怒时,提醒自己要平静,心中默念“息怒”……

    其次,尽可能避免引发激情的诱因

    强刺激是引起激情的诱因,避免了强刺激,就不会产生激情,更无由发生激情犯罪了。

    躲避刺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碰到许多烦心事,使人处于激怒状态。假如能想方设法躲开这种不良刺激,暂时回避一下,就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惹不起,咱躲得起”,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转移刺激 人在盛怒时,大脑皮层有一个较强烈的兴奋灶在起作用,使怒火越烧越旺。如果此时能转移一下目标,即在大脑皮层建立另一个兴奋中心,则可减弱、抵消原兴奋中心的作用。如发怒时听听音乐,散散步,做一下激烈的体育活动,可使怒气烟消云散。

    再次,优化社会环境

    大量事例证明,肇事现场的人际环境与激情犯罪呈正相关,两者的关系表现为如下几种情况:

    1.肇事现场周围无人时,双方的盛怒常易冰释,激情犯罪率低。这是因为缺乏人际间的情绪感染。

    2.当周围驻有人群时,情况常常会趋于复杂化:

    A.围观人若能积极劝解,并将双方暂时隔离,犯罪行为常可避免。短暂的隔离,使双方在激情高峰期避开了正面冲突,待“雨过天晴”后理智复归,犯罪行为就会终止在萌芽状态。

    B.如果围观人只是驻足围观,而不参与其中,也能激化双方情绪。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双方自尊心会大大增强,又加上情绪的感染,会更易、更快地进入激情状态。

    C.倘若围观人群起哄,这无疑是火上浇油,会使矛盾升级,激情犯罪可能性大大增加。

    D.如果双方都有同伙介入,那么两个人之间的争斗很可能会发展成为两个团伙之间的纷争,出现“群情激愤”状态。这是一种最危险的局面,那种“血案”、“惨案”往往是在这种情势下酿成的。

    因此,优化社会环境,就要提高公民素质,多劝架,少围观,不起哄,更不要参与。总之,当激情犯罪即将爆发时,周围人惟一明智的选择是:做“消防队员”,设法熄“火”。

    最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心理平衡

    加强自身修养 一般心胸狭窄、患得患失、缺乏理想、情绪型的人是激情犯罪的高危人群。

    而修养高的人,心境很稳定,他们“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行于侧而目不瞬”。有了这种良好心态,何时何地何事都不会发生激情犯罪。

    加强与人为善的教育 大量调查表明,与人为善,能为他人着想,有利于心理平衡,不会干出荒唐愚蠢的事情。与人为善的核心成分是爱心,是尊重别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的最高境界是宽恕,尤其是宽恕自己的仇人和对手。

    加强自尊教育 适度的自尊是保持心理平衡的基础;过度自尊,那是“惟我独尊”。这种人只顾及自己的尊严,不考虑别人。哪怕是素昧平生,萍水相逢,只因对方一句话或一个无意动作不合自己的心意,便认为对方侮辱了自己的人格,出口伤人,动手打人。

    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中学生朋友们,请自律吧!这样你将会快乐着别人的快乐,幸福着别人的幸福。天空将会变得更加阳光灿烂,生活也会更加平和、充实!

    (作者单位:河南省偃师市教师进修学校)

    编辑/于 洪 (刘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