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99331
盲人与引路者(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11期
     【活动目标】体验助人、被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选择场地:学校行政楼(四层)的楼梯

    2.够让8位学生席地而坐的报纸或大块布

    3.四块黑布条

    【活动对象】选择8(12位以内都可)位学生(男女生各占一半)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并体验

    师:同学们好!你们体验过盲人的感觉吗?如果你是盲人,当别人帮助你时是什么感觉?如果你是盲人的引路者,你是什么感觉?今天我们做一个“盲人与引路者”的游戏。让我们用心地体验,我们举手之劳的付出却能给别人莫大帮助的感觉,以及在我们很需要帮助时被人帮助的感觉,好吗?

    好,现在两人一组,其中一人眼睛用黑布条蒙上,一人当引路者。从东边楼梯下,到一楼再从西边楼梯上,然后再换着当盲人与引路者。尽量慢慢地走,中途不要睁开眼睛。按次序走,不要拥挤。开始。(4分钟走楼梯)

    二、分享、探索、讨论

    摊开报纸,8位学生席地坐成一圈。(这样坐的氛围较放松)

    论题一:有些事只有体验过才能真正理解

    师:第一次做盲人的同学说说看,你们当时是什么感觉?

    生:(四个学生一致认为)我觉得害怕、担心、紧张。

    师:你们害怕担心什么?

    生:下楼梯时,我害怕我一不小心踩空了,他又拉不住我,会两人一起滚下楼梯。上楼梯时,我担心踩空了会一头撞在楼梯上。所以,我很紧张。

    师:讲得很好!谢谢同学讲得这么具体生动。那么,第一次的引路者们,你们说说看,你们当时觉得“盲人们”担心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吗?或是曾有过这样的顾虑吗?紧张吗?

    生:呵呵,有我们在哪会!不过,当时我们根本没有顾虑,我们很轻松。

    甲队男生1:老师,我很抱歉,下楼梯时我走得太快,让我的同伴撞到墙了。你看,他的额头都红了。

    甲队男生2:就是!老师,他只顾自己玩得开心。走得好快,我差点跟不上。

    师:呵呵,痛吗?看来引路者如果不一心为盲人着想是会帮倒忙的哟。真要注意了,这个游戏有一定的危险性。好,当我们换个角色体验时,第一次的引路者们,你们说说看,你们当盲人时的感觉怎样?

    生:我们也是一样,也很害怕、担心、紧张。

    师:引路者的经验没有让你们感觉好些吗?

    生:没有。

    师:哦。第二次的引路者们,你们说说看,当时你们的感觉。

    甲队男生2:我才不会像他那样走那么快,我走得很慢。

    师:你怕他也像你一样撞到墙吗?

    甲队男生2:呵呵,是啊。可疼了。

    师:嗯,真的很不错,很用心,学会为他人着想了。其他同学呢?

    甲队女生1:我很担心她摔倒,所以我走得很慢。

    师:哦,你也很用心。那么,其他两位同学呢?你们担心过吗?

    生:呵呵,老师,我们没有。

    师:你们也做得很认真,所以很顺利,尽管当盲人时很害怕,但当引导者很容易,所以不用害怕。一下子顾不到那么多,也是正常的。

    同学们,现在我们终于对盲人的感觉有点体验了,对吧。但在今天之前,你们能如此真切的理解盲人的感觉吗?

    生:没有,我觉得要亲身体验过才会知道。

    师:对啊,有些事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真正理解。所以,有时候你不理解别人,或别人不理解你,真的很正常,因为每个人的经历有所不同,对吧。

    生:是啊,老师,现在我们理解了。

    论题二:如何理解别人

    师:但是,有些事如果我们没办法亲身去体验。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办法理解别人呢?

    甲队女生1:我觉得,我们可以假设我们自己就是别人,然后去感受别人的感觉,这样可能行。

    师:哦,你说得太好了。这叫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的能力我们叫“善解人意”,即善于理解别人的意思。对,这也是理解别人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能够做到善解人意真的很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善解人意的,对吧?那么,让我们再想想,除了尽量学会善解人意外,在不能亲身体验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才能理解别人?

    生:呵呵,好像没什么办法了。老师,你有办法吗?

    师:呵呵,老师先问你们,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哦,今天很开心。

    生:今天还学到了一些东西。

    师:哦,学到东西很开心,打算回去后,跟没机会参加的同学们分享吗?

    生:我会的。

    师:那么,你觉得你第一个会跟谁说?

    生:我最好的朋友。

    师:打算跟他(她)说什么呢?

    生:就说,盲人真的很需要帮助的。

    有些事需要亲身体验才明白。

    我们应该学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师:哦,你们讲得太好了。你们的朋友会因此而学到很多的,尽管他们没有亲身体验过。他们也没试过设身处地地想像,因为他们相信你们。好了,你们现在想到了除“设身处地”和“亲身经历”外,还有什么办法去理解别人吗?

    生:哦,我知道,我们可以去问好朋友。

    师:对呀,我们还可以去问别人。我们没有经历过,或许人家经历过。我们没有能力很善解人意,或许别人可以。对不对?

    生:对。

    师:只要人家真诚地相告,我们相信,同样可以知道很多事情,这叫充分利用间接经验。

    生:是的,老师,我们也可以从书上了解很多东西。对吧。

    师:就是啊。书本上的很多知识,其实就是别人的经验。只是那些人我们不认识。

    论题三:被人帮助是快乐的,要懂得珍惜

    师:好,刚才同学们说得实在很好。接下来,让我们再次想像,如果我们是盲人我们需要别人帮助吗?

    生:是的,需要,非常需要。

    师:假如我们有困难时,也非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对吧。被人帮助着,感觉快乐吗?

    生:快乐。

    师:哦,有人帮助自己是快乐的,比如说你作业完不成的时候,对吧。能具体说说快乐的理由吗?

    生:在别人的帮助下,作业终于完成了,很快乐。

    师:哦,还有吗?

    生:我觉得他真够朋友,讲义气,很快乐。

    师:哦,觉得自己的困难解决了,很快乐,自己的朋友好,很快乐。这是我们被人帮助时的快乐的感觉,对吧。

    好,假设我们哪天走路时,突然脚扭了,而且痛得你没法再往前走。但是,你身边的人没有来帮你。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学校,你们会怎么想?

    生:我会觉得,这些人真没良心,我平时对他们那么好,我需要帮助时却没有人帮我。 (俞春群)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