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99327
利用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11期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有共性

    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紧张、压抑、急躁、焦虑等。其形成原因主要是:频繁的考试、竞赛经常使中学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家长“望子成龙”和教师“盼生成钢”的迫切愿望使他们心理负担日益加重。

    二、班主任有成为学生心理辅导教师的条件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熟悉班内的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可以利用这种“便利条件”,通过言传身教或谈心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三、利用班会课进行心理辅导,符合团体心理辅导规律

    班级心理辅导是一种“团体互动的过程”,在这种团体的辅导过程中,每个成员认知的矫正或重建、情感的体验或迁移、行为方式的改变或强化,都依赖于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动,这种班级社会环境的互动强化作用往往比个别的辅导帮助更有成效。大量的实践表明,只要班级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得到的情感体验是他在个别辅导中得不到的。学生会在这种“团体互动”中不断体验成功,实现共同成长。 (陈仕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