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6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199262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1期
     如果硬要归纳出什么秘笈的话,也许就是陶教授强调的三心:责任心、爱心和耐心。

    陶宏开,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共青团中央聘请的全国首位“网络文明爱心大使”。他从2004年5月帮助某少女戒除网瘾开始,先后巡回全国20多个省市作了近两百场报告,成功转化了多名上网成瘾的青少年。

    作为一名普通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笔者一直在关注着陶教授的咨询过程与案例,发现陶教授用的并非正统的心理学方法,多是教育学方法,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实效?许多当事人也曾看过心理医生,而疗效似乎平平。是否可以这样假设:心理咨询(辅导)自身存在着某些“门户之见”和“清规戒律”,影响了辅导实效的取得?

    当事人的主动性

    心理咨询和治疗认为,当事人的态度和动机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影响辅导效果的变量。“主动来访”是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如果当事人主观上并无求助愿望,对咨询抱怀疑敌对态度,就很难互动合作,也就不会接受辅导者的指导与解释。另一方面,在学校里,许多学生还不能坦然接受心理辅导,往往把心理问题与精神病之类联系起来,认为找心理教师咨询丢人,害怕被同伴议论。因此,心理辅导者多是“守株待兔”。

    在陶教授接待的孩子中,大多数是被家长哄骗来的,家长求助的愿望十分强烈,而孩子却恰恰相反:抵触,不合作,防御。不同的是陶教授充满爱心和耐心,一步步地打破坚冰:或者寻找当事者的兴趣,或进行兜圈子式的闲聊,或激将,或强行推进封闭式提问,寻找突破口,最终打开当事人心扉,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这里,当事人有无“主动来访”不再是制约咨询的瓶颈。

    陶教授认为耐心是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爱心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关键。笔者以为,陶教授下面的两段论述值得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借鉴:

    “教育孩子是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不配合,会出现反复。我也不是什么神仙,也没有灵丹妙药,我只是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尝试采用各种办法,耐心地打开他心中的一个个死结……要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心理问题,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彻底解决的。”

    “当你开导孩子没什么成效时,千万不要放弃,不要对孩子有丝毫的怨恨,要始终保持阳光心态,保持爱心……用自己的眼神、语气、肢体语言表现这种爱心,让孩子感到,我是发自内心地关怀他。这就是沟通的最好切入点,这才会有真正的感染力。交谈氛围宽松了,我才能了解、观察到孩子的特点,走进他的心灵,以后的转变就顺理成章了。”

    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经常遇到父母或者班主任带着当事人一起咨询的事,此时,当事人多拒绝合作。爱心和耐心,不正是问题解决的妙方吗?

    必要的价值干预

    德育是用一套统一的、既定的世界观(其中包括价值观)去塑造人的心灵。心理咨询虽然也有价值影响,但是,价值改造不是心理咨询的基本目的;心理咨询不规定、亦不干预来访者的价值内容。因此,学校心理辅导往往避免对当事人进行价值干预,并把它作为区别于德育的重要指标。

    在陶教授的辅导案例中,价值干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也许与他使用的是教育学手段有关。如一位女生第一次到陶教授家时,大大咧咧,坐没坐相,缺乏礼貌,陶教授就直接说她不像个女孩子,简直是个女土匪,将来连男朋友都找不着;一位当事人不尊敬母亲,当着陶教授的面吼她,陶教授当即针锋相对,训斥他;一位母亲动辄数落孩子,告孩子的状,陶教授批评该位家长,告诉她自己并不完美,也存在毛病,不必对孩子求全责备等。从心理咨询角度看,这些做法是“大忌”,但陶教授是“运乎之妙,存于一心”。他曾经说过:“不管任何情况下,原则问题绝对一步不让,妥协一次,永无宁日。”“家庭教育,原则的事要寸步不让,小事要宽容理解,要多和孩子像朋友一样交流沟通。”指明了价值干预的底线和具体操作技巧,而实际经验也验证了学校心理辅导需要适当的价值干预。

    学校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学生,而非成人。他们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人格和价值观尚未最后形成,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是非判断和自知能力还较为低下,做不到“自律”,更谈不上领悟自己的本性、认识自我了。他们中的许多人还不能独立地进行自我选择,需要教育者和辅导者及时进行“他律”,如价值澄清和引导。这是不同于成人心理咨询的重要之处。

    心理教师在求助的学生眼里,身份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辅导者,他们认为辅导教师是“心理专家”,是有相关的专门知识的权威,应当能替自己解决问题,主观上有接受价值干预的准备。若辅导教师不能给予当事人适当、及时、中肯、具体的干预措施,而是说出“你有能力解决困难走出困境”之类的话,他们定会失望,觉得咨询没什么效果,甚至可能无法继续开展咨询。

    因而,一味依靠心智还很稚嫩的孩子自我觉悟自我批评,不进行有效的价值干预,笔者觉得有点理想化和教条化。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价值干预不是代替当事人做决定,而是引导当事人敢于面对自己,面对事实,敢于承担责任。恰当的价值干预,直指要害,醍醐灌顶,能使其幡然惊醒。

    家长参与咨询

    学校心理辅导多是一对一式的,较少把家长纳入咨询体系,许多辅导教师倾向于提高当事人的适应能力,提出“许多时候不能改变周围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这自然是没错的。然而对于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这又是多么的苛刻。

    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都表明,孩子的问题大多跟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有人把这类心理问题称为“亲源性心理问题”。陶教授认为,解决孩子问题的关键在家长,孩子的未来也在家长。他把家长、孩子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对待,有点儿类似于家庭治疗。他坚持的是系统论的观点:教育孩子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家长、学校、社会、孩子都要行动起来。

    笔者在咨询中,也常遇到类似情况,当事人的心理困惑特别是学习和人际方面,大多与家长的不当教育观念和态度有关,而家长常常不觉或不以为然,只是关心“怎么办”而忽略了问题背后的原因。有时,笔者委婉地暗示家长教育中的缺失与不足时,他们中的许多人往往并不真正认同,口头上多虚与委蛇。无奈笔者只好把重心放在提高当事人应对能力上,制标不制本,效果并不很理想。这大概也是大部分学校心理辅导者面临的尴尬境地。

    仔细咀嚼陶教授的一个个咨询案例,不难发现,他的许多做法和观点是教育和心理工作者非常熟悉的,甚至是“老生常谈”,如尊重信任、倾听、因材施教、先解决情绪问题等等,没有陌生的名词术语,而如何把这些元素进行有机整合,互取彼长,发挥最大效用,则是值得教育者和心理辅导者琢磨的,最简单的也往往最难做到。如果硬要归纳出什么秘笈的话,也许就是陶教授强调的三心:责任心、爱心和耐心。 (黄海亚)